让更多农民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徐根凯

近日,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长宏村飞洪生态农业“共富工坊”内,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将一车车瓜果蔬菜等热销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在宁波,这样的“共富工坊”已有960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余人,其中低收入者5514人,人均年增收2.4万元(10月16日《浙江日报》)。

“共富工坊”寄托着群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许,承载着稳就业、保民生、促共富的历史责任,只有不断做大做强,持续放大成效,才能实现“坊”与“共富”相向而行、良性循环。

“共富工坊”是宁波深化“千万工程”、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理念,精准研判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先后出台《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培育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宁波市“乡旅共富路”品牌打造行动计划》,明确农旅融合式“共富工坊”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星级评定标准,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共富工坊”,走出了“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的路子。

比如,象山县石浦镇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禀赋,打造沙塘湾民宿“共富工坊”,引进精品民宿12家,让曾经闭塞的小渔村摇身变为“网红村”;北仑区整体包装杨梅、茶叶、桂花等特色农产品,打响“碶彩农耕”品牌,各类产品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活了乡村经济;鄞州区姜山镇“荷塘小院”开发18处闲置院落、落地6个文旅项目、孵化4个村民自创品牌,带动周边数十户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共富工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方面,依托科技力量,发展数字工坊、智慧工坊,让就业人数、规模产值、点位布局、订单数量等形成可视化信息,做到一图展示、一端集成、一键帮扶,以数据的“充分涌流”,打通产销、供需之间的毛细血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农业发展优势,用好国家地理标志农渔品牌,发展文化创意、农事体验、休闲观光等业态,建设一批有辨识度的实践场景,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

2024-10-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9582.html 1 3 让更多农民 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