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王伟忠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品格。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与实践原点。《建议》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深刻领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内涵意蕴和至深情怀。

■为了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守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总量增长近3万亿元,五年连续跨越7万亿元、8万亿元、9万亿元3个大台阶;“千万工程”的20多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绘就了“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纵观宁波,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15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诠释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品格,发展创造的文明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强调创新驱动、协调平衡、绿色生态、开放合作与成果共享,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人民至上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贯穿于高质量发展每一个环节的核心价值导向。擘画“十五五”,从城市发展到乡村振兴,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实现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都要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依靠人民:在高质量发展中汇聚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既见证了从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搞“大包干”到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目睹了之江大地上人民群众首创的“枫桥经验”“后陈经验”“最多跑一次”走出基层、走遍浙江、走向了全国。向海而生、听涛而立的宁波人民,在四明大地上创造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量全国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业辉煌。资料显示,在宁波130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经济占了97%,贡献了全市约66%的GDP、85%的就业岗位。这些成功的创新实践和耀眼的成绩背后,汇集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深入地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溯历史,我们党始终依靠人民,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国内形势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人民在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地位。

■人民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中铸就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浙江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24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4年、40年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1.83,全省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2.9%。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从“村晚”“村歌”“村跑”到“村BA”等文体活动,打响“乡约村里”活动品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富足了。在宁波,2024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0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1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03元,同比分别增长3.1%、5.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连续21年缩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模式不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建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在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为浙江万里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