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东屋:一个村庄的百年微澜》

作者 郑嘉励 出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期 2025年8月

《朝东屋:一个村庄的百年微澜》是考古学家郑嘉励的非虚构回忆录。浙江玉环楚门的朝东屋自然村,是郑嘉励的家乡。这个在地图上难以寻觅的微末地点,只有借由在这里长大的人们的深情之笔,才会被放大出现在我们眼前,也只有借由作者在地方志典籍里搜寻的蛛丝马迹,我们才能知晓这块“化外之地”所经历的苦难。

在无形的“洛阳铲”下,一个正在消失的中国乡村渐渐显出了原貌。晚清的老屋,三开间两层楼,养育了郑家几代人。硬山式的屋顶,灰瓦两面一铺。台风天,瓦片乱飞,叮叮当当。朝东屋人们的生计,除了种田,还有晒盐。靠太阳吃饭的原始操作,很怕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得时时提着心,注意着气候变化。棉花地在海塘下,盛夏是采摘棉花的时节,女人们坐在纺车前,快速转动线锭子。之后又坐在织布机前,投梭打纬,织成土布匹段,再用靛青染成蓝白花布,就可以剪裁做衣服了。

这些乡村的日常,充满了生动的场景感。“关于往事,关于亲情,也许我们距离远一点,才能看清楚。”郑嘉励写家人,也写玉环街上的各色人物,写地方人情,写山水风物。郑嘉励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同时也对变迁带来的失落感进行了细腻描绘。他的乡愁不仅是对故乡山水的思念,更是对一种逝去的生活方式、乡村文化的缅怀。这种乡愁弥漫在他的字里行间,“因为曾经远离的家乡,终归是我归去的方向”。我们厌所厌,也爱所爱,我们无法割舍也不能割舍,这是我们共有的乡愁。

郑嘉励,这个从渔村走出的考古学者,以这样一种“考古”的方式,将探寻历史的手铲转向自身血脉的源头,也让我们叩问自己的得与失、奋斗与坚守。

(推荐书友:林颐)

2025-10-13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9898.html 1 3 《朝东屋:一个村庄的百年微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