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罗之争”是重新认清预制菜的契机

郑建钢

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关于预制菜之争引爆网络后,罗永浩9月13日表示“停战”,并说自己要去忙正事了。不过,9月14日,随着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表态截图流出,罗永浩再次怒批贾国龙。有网友指出,引发罗永浩怒火的疑似后半段:“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地帮西贝进步。”(9月15日封面新闻)

贾国龙表面上说“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接下来却对罗永浩进行人身攻击,企图借此掩盖公众对不明示预制菜一边倒的声讨声,甚至威胁将“起诉罗永浩”。就结果来看,贾国龙所谓“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攻击,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与其说贾国龙对罗永浩有关预制菜的回应,是在为自己和预制菜辩解,还不如说是其对外界批评意见的抗拒。面对消费者的批评意见,经营者本应虚心接受,积极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台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取得消费者的谅解,而不是傲慢回怼,更不是情绪化硬杠。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西贝直播过程中大量使用预制品的画面不断曝光,仿佛坐实了罗永浩“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的吐槽。

原本,消费者就对预制菜心存芥蒂,谁知贾国龙反反复复在“预制”和“预制菜”上面纠缠不清,甚至说“高级菜才预制”,就是不承认西贝卖的是预制菜,结果是越描越黑,反而激起了消费者的愤怒:你越是遮遮掩掩不承认西贝卖预制菜,我偏偏要揭穿西贝卖预制菜的老底。至于西贝方面一不小心自爆了使用转基因大豆油做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对提意见的消费者污名化,除了暴露西贝方面公关危机处理能力欠缺、负面舆情应对乏术、法治意识淡薄外,无助于预制菜问题的解决。而情绪化的“反击”,反而会引发舆论的进一步反弹,使得原本就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西贝,处于更加孤立的地步。

预制菜作为餐饮行业的潜规则,如果因为这次“贾罗之争”被打破,从而彻底曝光在透明的市场环境里,对行业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额外的利润、巧妙的避税,或将化为乌有。这次“翻车事故”,对西贝乃至整个行业来说可能是损失,对消费者来说,则是一次重新认清预制菜的绝好机遇。

有专业人士指出:“企业应该将变化视为机遇而不是威胁,包括对批评的积极应对。”建立起科学的舆情应对机制,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勇于自我揭短、自我改进,从而将一场冲突转变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契机,要比傲慢回怼批评意见、硬杠刺耳吐槽来得重要。对餐饮行业来说,把“复热”“半预制”“预制”“现做”清清楚楚地区分开来,把知情权交还给消费者,赢得市场的认可,才能重新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2025-09-1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6542.html 1 3 “贾罗之争”是重新认清预制菜的契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