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高端白酒竟被服务员调包:

“偷梁换柱”折射监管盲区

闻 华

近日,上海徐汇警方侦破一起盗窃案,两名餐厅服务员利用工作便利,用假酒调包顾客自带的高档白酒,甚至连餐厅仓库的真酒也不放过,非法牟利约20万元,目前已被刑拘(7月24日光明网)。

顾客自带酒水去餐厅,本是图个放心和舒心,没想到竟遭遇如此黑手。在这起案件中,两名服务员不仅调包顾客酒水,更将黑手伸向餐厅仓库,甚至形成“采购-调包-销赃”的完整链条。这种明目张胆的偷窃行为,暴露了餐饮行业的监管缺失。

供应链管理形同虚设。餐厅仓库未上锁、库存盘点不及时,让假酒得以瞒天过海替换真酒。据嫌疑人供述,他们通过网络微商批量采购假酒。如此低成本犯罪,在缺乏溯源机制的餐饮行业极易复制。当假酒能畅通无阻进入服务流程,消费者权益保障便成了“空中楼阁”。

员工背景审查缺位。从之前媒体报道的山东济南某餐厅服务员调包18瓶茅台,到浙江温州3人团伙半个月调包29瓶飞天茅台,类似案件频发,揭示行业用工存在隐患。部分餐厅为降低人力成本,对员工身份核查、职业背景调查流于形式,给心怀不轨者留下可乘之机。

消费场景监管薄弱。顾客自带酒水时,从接酒到开瓶的关键环节缺乏可视化监控。上海张先生是通过比对酒瓶喷码才发现异常,而多数消费者并不具备这种专业意识。当服务流程处于“黑箱”状态,调包行为便有了滋生土壤。

餐饮行业的本质是“服务经济”,而服务的核心是信任。当服务员的调包伎俩屡屡得逞,毁掉的不仅是个别企业的口碑,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唯有以法律利剑斩断利益链条,用科技手段筑牢监管防线,才能让调包行为无所遁形,让消费者真正放心消费、舒心消费。

2025-07-25 自带高端白酒竟被服务员调包: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7083.html 1 3 “偷梁换柱”折射监管盲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