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运河与白银》

作者 波音 出版 中国工人出版社 日期 2023年4月

本书从钱、粮等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希望在王侯将相、善恶忠奸等内容之外,为广大读者解读货币对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让读者了解王朝兴衰背后的经济逻辑。

“粟、黍和菽,是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作物。”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它们已无法满足需要,小麦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东方的历史。战国时期,小麦逐渐成为各国粮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秦国。从地理上看,秦国靠近西域,当地接触小麦这种作物的时间必然很早。而且,秦国拥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关中平原,适合粟、麦轮种,让秦国四季粮食充实。战国后期秦军能够连续作战,很大一部分经济基础应该来自关中平原出产的小麦。

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宋时期,大运河的运输量基本与唐朝持平,最多时曾经达到每年800万石粮食,超过了唐朝的最高纪录。”后来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王朝运输粮食的通道,更是王朝的坚强脊梁。

白银,作为明清时期中国重要的货币形式,其流入和使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中国通过对外贸易,大量输入白银。白银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赋税制度,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村经济的转型。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通货膨胀、经济依赖等,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推荐书友:甘武进)

2025-02-24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0291.html 1 3 《粮食、运河与白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