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旭
《海鸥衔来宁波歌》是俞广德先生的第八本书集,他是绍兴嵊州人,来宁波有53年了。至于俞先生在歌词创作界的成就,众所周知,不再赘述。这本歌词集的名字之所以叫《海鸥衔来宁波歌》,是因为俞先生曾在象山当兵,对海鸥搏风击浪坚韧不拔的品格十分羡慕。后来他调到地方上工作,在三江口也常见到海鸥,海鸥代表着“人生需拼搏”的信念。他对宁波爱得深沉,称自己写宁波的歌词是海鸥衔来的。上海著名作曲家珊卡为《海鸥衔来宁波歌》谱了曲,如今作为第一篇收录于书中。
我刚开始工作时,就读过俞广德先生的诗歌。那时在海曙区文化馆工作,每年有许多群众性文化活动,每次演出都是一次综合舞台艺术,除了唱唱跳跳外,还需要许多应时应景的急就章诗歌,俞广德、吴百星等先生的名字便被我记住了。岁月如梭,近二十年过去了,俞广德先生依然笔耕不辍,不得不敬佩他的勤奋,真是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也用在创作上了。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这应该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我认识许多老先生,他们在青年时代就热爱文学艺术,至老不倦怠,大概是精神有寄托让人永远年轻。
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中国文学的源流从《诗经》与《楚辞》开端,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杂剧、明清传奇、俚曲,都是可以唱的。歌词与诗歌是同源的。《诗经》所谓“风雅颂”,风是采集来的土风歌谣,雅是正声雅乐,颂是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可见《诗经》就是一部歌曲集。至于写乡土的诗歌,历代方志里通常会收录竹枝词、田歌、棹歌、樵歌,以歌咏名胜古迹、历史事件、地方风物等。现在的新诗,除了思想性外,从音韵上说,则不如歌词。而流行乐坛上,不乏优秀的词作者。
俞先生的这本歌词集,囊括了重要的宁波景、宁波俗、宁波人,涉及鼓楼、月湖、东钱湖、院士林、植物园、老外滩、越窑青瓷、东方大港、四明山、天一阁、石浦渔港、前童、走马塘、宁波汤团、十里红妆、天童寺等,是一部诗歌风物志。这本歌词集也是俞先生和20多位曲作家多年合作的见证,去年的《谁知盘中餐》,今年的《中华英烈》,先后由6位作曲家谱曲成歌。《海鸥衔来宁波歌》还为宁波已故的音乐前辈赵万福、刘思维、李微、范盈庄、马文川等保留了音乐作品。
俞先生的歌词文笔自然流畅,饱含深情,有时如涓涓细流,有时如海动潮涌。“兰若隐云端,萦回路百盘,寺藏山腹不知门,风光独好名声远”,写保国寺的前四句词,能让人感受曲径通幽之境。“绕村入城,灌溉七乡,看你溪水淙淙,守望庄稼。几代明州水工掌控水流,为百姓微笑,你总是意气风发。”写它山堰寥寥数笔,宏大视野、历史底蕴、田园风光、爱国爱乡情怀,深蕴其间。写月湖的歌词更多,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可见俞广德先生炽热地爱着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