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祥
始建于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雄壮、厚重、坚固,令人震撼。城墙有四五层楼高,俯瞰如临深渊,城墙宽敞,如双向四车道的高架桥,战车和军队可畅行其上;高耸的瞭望塔,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在冷兵器时代,这绝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存在。
在古代,城市四周大多建有城墙和护城河,古人称之为城池,主要用于抵御外侵、固守城邑。
一座城池,是否牢不可破、坚不可摧,一般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城池建得好,像西安古城墙那样厚实高耸。二是城池守得好,即守城将士纪律严明,恪尽职守,训练有素,英勇善战,敢于牺牲,有人在城在的决心和意志。如果一座城池建得差,遇上强敌,是很难抵挡的;倘若一座城池守军纪律松弛,斗志涣散,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敌军攻破。由此可见,城池坚固,既在于建,更在于守,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关于城池,明人吕坤在《呻吟语》中有一段精彩表述:“心要有城池,口要有门户。有城池则不出,有门户则不纵。”这句话告诉人们,内心要有一座城池,口头要有一道门户。有了城池,内心就不会恣意妄为;有了门户,嘴上就不会放纵自流。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应垒起一座座城池,比如,道德的城池、法律的城池、信仰的城池。这些向上向好的城池筑得越牢固,抵御不良思潮侵蚀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易遭受腐蚀。
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时常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即使心中有了城池,也不一定能够抵挡物欲和贪婪的侵蚀,就如城池建得好,但守得差,照样会被攻破,甚至不攻自破。不少落马贪官,他们入党之始、提干之初,也是有信仰、有品行、有担当的,但有了权力之后,由于疏于学习教育、放松自我修养、甘于纵情享受、丧失理想信念,内心的城池被糖衣炮弹攻破,殃及一生。
心有城池,建是基础。这个“建”,包括社会的宣传引导、组织的教育监管、家庭的风气熏陶、个人的自我修养,筑得越牢,夯得越实,心中的城池就越坚固。当然,建牢心中的城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久久为功,如同城墙需要不断修葺加固一般。
心有城池,守是关键。这个“守”,就是要守住初心的基线、道德的底线、法纪的红线,特别是对贪欲、奢侈、享乐等不正之风,必须严防死守。固守越坚决,心中的城池就越安全。守好心中的城池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持之以恒,一刻也不能松懈。
为人也好,做官也罢,心中建牢城池,便有了抵御腐蚀的资本;时刻坚守城池,便有了确保城池不失的力量。如此,为人做官便会多些从容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