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增值

思 萍

据《浙江老年报》刊载:缙云县创新养老模式,在全县实行“志愿服务时长积分”制度,规定对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每小时可获得15个积分,医疗护理、夜间陪护等特殊服务,可获得的积分更多。积分可在指定机构兑换等值养老服务或实物,也可转赠亲友,长期有效。这项制度被人们点赞为“让爱心增值”。

这种“让爱心增值”的做法值得提倡和效仿。古人云:“善者不亏,行之则远。”不论是助老,还是助幼、助残、助贫、助学、助医等,都应当让当事人所付出的爱心增值。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道德建设一定要考虑时代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让爱心增值,完全符合《决议》要求。

爱心如同涓涓细流,能滋润干涸的心田;善行如同明亮的灯火,能驱散黑暗的阴霾。积累的爱心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创造伟大。每个人献出的爱心,都是对生命的祝福,对善良的守护,对这个世界的深情承诺。爱心应当增值。

志愿者与爱同行,总是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书写着城乡文明;总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对人民有求必应、未求先应;总是在无私付出,把方便、快乐、安全、幸福留给他人,是身边最无助、最弱势群体的守护者。让爱心增值,是对志愿者的肯定和善待。

让爱心增值,是对正能量的传递,使关爱他人者得到关爱,尊重他人者得到尊重,服务他人者得到服务,不图回报者得到回报,会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实现爱心的良性循环。余姚市从2012年开始建设“道德银行”,让爱心增值,“身边的好人”们感召了更多的好人。2024年一季度的资料显示,当时就已出现经评比产生的“余姚好人”507位、“宁波好人”114位、“浙江好人”37位、“中国好人”14位,这表明:让爱心增值,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好途径。

辽宁省抚顺市有个雷锋社区,雷锋社区有个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附近有个雷锋超市,既是销售日常用品的商场,也是“学雷锋爱心积分”兑换的场所。雷锋社区的每个志愿者都拥有一张“爱心储蓄卡”,每次参加志愿活动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所获得的积分可以在雷锋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雷锋社区负责人说,他们一直在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改变志愿者单向服务现象,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让爱心双向循环,激励更多居民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参加学雷锋活动可以有回报,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则成了深化学雷锋的好办法。让爱心增值是时代的进步。

让爱心增值,需抓好几个节点。

加强对“让爱心增值”的宣传,要让大家懂得:爱心的付出就像投硬币,投入时清脆,回响时悠长;善良如同种子,今日埋下的温柔,会在某个时候成为能够荫庇你的大树;你的每一次爱心付出,都是对自己的投资,世界从不辜负真诚的心灵;每一份付出的爱心,都将化作幸福的源泉。应让“让爱心增值”成为社会共识。

做好顶层设计。《人民日报》评论版发表过一篇关于四川省巴中市的文章,介绍了当地为道德模范所作的顶层设计——积极搭建“道德”与“获得”的联系: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保障,让“德”成为“得”的前提,让“得”成为“德”的最终结果。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该市1500余名道德模范,分别成了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这很值得借鉴。

搭建好的载体。余姚的“道德银行”是个好载体,让爱心得到了很好地延续。上海市嘉定区陆镇推出了“爱心银行”,爱心积分可在全镇49个志愿服务点兑换相应价格的物品,也是个好载体,受到市民拥护,设立不久就有1669名市民注册成为“爱心储蓄户”,人们称赞他们的“爱心银行”打通了礼待志愿者的“最后一公里”。

爱心需要增值,让爱心增值!

2025-10-17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41084.html 1 3 让爱心增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