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

打捞记忆,留住乡愁

记者 顾佳诚 廖惠兰

7月以来,“‘双百’惠民行”推出了“文化行・夸夸咱们的村史馆”主题报道,记者深入乡村,走进一座座村史馆,解读馆藏史料背后的故事,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让浓浓的乡愁“留”下来。

从记录匠人智慧的慈溪逍林镇福合院村拖鞋匠艺传承展览馆,到承载“耕读传家”理念的余姚梁弄镇汪巷村村史馆,再到展陈抗战老物件、传递红色精神的北仑白峰街道小门村红色记忆馆……我们走访了全市近30家村史馆,用文字挖掘展品背后的“人、事、情”。

采访中,村民的坚守令人动容:年过八旬的老人坚持梳理村落史料,小心保管祖辈传下的老物件;年轻人毅然归乡,以创新思维挖掘老物件的新内涵,并基于此开发文创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他们虽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却都专注于乡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人的坚守,赋予乡村记忆温度;文字的记录,让乡村记忆更好地留存。“文化行”报道团队通过采集村史馆展品信息、采访村民、查阅地方志等方式,为宁波乡村文化搭建起坚实的“数字档案库”。

8月中旬,我们为残疾人家庭安排了“幸福奋斗馆”专场活动。10余组残疾人家庭走进鄞州湾底村幸福奋斗馆,聆听村庄从落后走向富足的奋斗故事,我们还在展馆内为他们举办了一场集体生日会。

行走乡村,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座座村史馆从昔日的静态陈列空间转变为“活态文化载体”;一场场互动活动,让乡村文化有了更丰富的表达。那份因乡村故事而产生的情感共鸣,让人们与乡村的联结愈发紧密。

这个夏天,我们还联合宁波交响乐团、宁波电影集团、宁波大剧院等文化单位,推出音乐会、电影放映、美育展演、大师公开课等福利活动,向市民发放免费门票700余张。在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举办期间,我们还为“派粉”争取到25场演出的130张观众福利票,吸引千余人次报名,提升了市民对传统戏剧的关注度。

2025-09-15 打捞记忆,留住乡愁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5932.html 1 3 文化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