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杨绪忠
实习生 黄彦嵘 祁姬榕
日前,江北区一家咖啡店店主乐先生致电宁波民生e点通新闻热线,讲述了他和伙伴救助一只受伤白狐的故事。
7月13日18时左右,位于江北文创港宝龙天地的“残花”咖啡厅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它看上去像条狗,但通体雪白,步履蹒跚。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某位顾客走失的宠物犬,没想到竟然是一位‘稀客’!”乐先生回忆,这个小家伙个头不大,竖着尖耳朵在店门口徘徊,黑亮的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周围,有明显求助之意。仔细观察发现,它每走一步都微微摇晃,右后腿不敢着地,一瘸一拐,显得十分痛苦。
乐先生和另一位合伙人袁女士轻轻靠近,看清它尖细的吻部和身后那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时,吃了一惊——这不是一只狗,更像是一只狐狸。
袁女士拨打110,之后联系了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寻求专业帮助。
经工作人员初步鉴定,这只白狐并非本地物种,原产于北方,但不是野生动物,应是人工繁殖的。这个关键信息为后续救助扫清了障碍:这种人工养殖的白狐未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按照现行法规,个人可对其进行收容养护。
有了“身份认证”,小白狐被小心翼翼地装入铺着软垫的纸箱,送到宠物医院治疗。拍片检查结果显示:这只幼狐的腿部有陈旧性骨折,自行愈合中严重错位,且骨折点恰好位于关键的关节部位。
主治医生阮医生说:“从牙口看,小白狐才三个半月大,如不进行专业手术矫正,它将面临终身残疾的命运。”
接下来的手术很顺利,小白狐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小花”。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白狐,又称北极狐,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一身洁白浓密的毛发,通常栖息在冻原、苔原等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城市宁波出现实属罕见。
7月26日中午,乐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小花”伤势恢复得不错。“待‘小花’伤愈后,我打算把它养在咖啡店里,相信小家伙会给我们带来好运!”乐先生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