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麒君
风雨天一阁
在风雨里泅渡历史
一楼书籍在远离火焰的净土
百载悠悠。在范氏的楼梯上
没有市侩血统的脚印
雕梁画栋在风雨里恍若梦境
金鱼斑斓 在水底石丛游弋
似逃遁于尘埃微敷的线装书
《易经》云:天一生水。
池塘里水藻的轨迹日夜重复
复制命运 复制凝重
复制名叫文化的心疼与喜悦
碑林 一群固化的灵魂
在风雨里湿润而沉默地歌唱
我用手摩挲用心熨帖
古典的信息沿着刻刀纹路
突现类似风暴的力量
神谕般的象形文字密码
锁住了一个深刻宝藏
我需要一生的时间破译
这一刻,谁在翻动书页
谁在照亮思想的黑夜
风雨亘古,敲击楼宇的坚强脊梁
路经五桂楼
梦里,我教导故人:
要快乐,发现快乐的源泉。
比如,你听见鸟鸣,嗅到花香
心境豁然明朗
你想啊,鸟鸣或花香并不因你
没听见没嗅到而遗失啊
梦里,我教导故人:
自梁弄的青石板打马而过
就是满腹经纶的书生
向北,望蟾宫折桂
向南,闭门即深山
七十二峰,不与九十九弄炊烟论高低
梦里,我教导故人
东家好客,留宿三日,一日三餐
免费抄读,免费的导师沙龙
免费,一如光合作用
你不会拒绝这样的馈赠
你会在活字印刷术的脚手架上铭记春光
梦里,我教导故人:
要快乐,那里有一泓快乐的源泉
纵然遥远,却又很近
四明阁凭窗
姚江流淌,岸上行人只取一瓢饮
有时海潮倾涌
随同而至贩卖鱼鲜或山货的舟舢
喧闹一城营生,像雨水击打
无论秦砖汉瓦,抑或春蓑秋笠
少年的枯笔宿墨寂寞无声
依赖米糠与糙纸喂养
以小楷补丁羸弱的日子
直至长衫立成溯流的桅帆
直至捷报与顶戴映红门口的江水
鸟儿筑巢,一枝条一稻草
书生垒屋,一册诗一卷经
许多事都会随风过
纸墨寿于金石。150余年的风
尚未吹熄清夜的那盏油灯
姚江流淌,探花郎只取一瓢饮
海潮在大闸以东
手机屏代替浪花与吆喝,继续繁华
一阁的寂静,与江河对峙
谷雨伏跗室
草木美好,根须一定咬紧泥石
那是同样可生长棉花与稻谷的土地
蓊郁的意义在于抵抗:
对于荒蛮与遗忘,对于玷污与荼毒
当潜往地底的蛰居抵抗空袭
当谱牒的喘息刺痛族人的耳膜
我看见文天祥的丹心留取
我看见黄梨洲的狼毫疾驱
起初是朝外走的,以钱币换取故纸
也就是以食换字,以衣换墨
胃部的空、肌肤的寒,仿佛冶炼
将肉身雕琢,遇风雪如风雪
遇阳春如溪流、青藤与蒲公英
然后是向里走的,以足迹换取庭院
也就是以汗换椽,以茧换梁
夏日的金黄、冬天的洁白
都揉打在土坯,烧成砖与瓦
在文明的每一个瞬间建立哨所
此刻,天井的一方碧空柔和
淡云不是携弹的飞行器
更像是焦灼的记忆淬炼的史章
我寻觅耳闻的地窖,如同
在右起竖排的一座座宫宇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