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人来自何方?如何进入成都平原?何时建都立国?它与包括中原殷人在内的四邻关系如何……这一串历史文化之谜,在《三星堆:失落的古蜀文明》中可以找到答案。
本书巧妙地将考古发掘的历程与三星堆文明的研究成果融合在一起,探讨古蜀文明与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
1929年,四川广汉农民在挖水沟时,偶然间挖到了一堆精美的玉石器,揭开了三星堆文明神秘的一角。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片土地上持续耕耘,截至2022年5月,三星堆古文化遗址基本完成挖掘,6座祭祀坑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
三星堆遗址向世人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三星堆一号大型青铜神树分有三层枝杈,枝杈上有九鸟及龙,还有介绍说,枝杈应有兽、鸟、凤、蛇等挂饰。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还有很多,如青铜面具、铜扭头跪坐人像等,仿佛是古蜀文明派来的使者,跨越数千年的时光,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书中,还探讨了三星堆文明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与文化交流。从出土的与祭祀相关的文物规模与精美程度来看,古蜀社会极有可能已经形成了复杂的等级制度。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等物品,则表明古蜀文明与周边地区乃至更遥远的地方存在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使得三星堆文明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元素,同时也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播出去,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书友: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