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 偷袭“00后”

医生:黄金72小时内治疗是关键

本报讯(通讯员詹国文 谢美君 记者陈敏)今天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记者昨天在鄞州第二医院了解到,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加,突发性耳聋这一健康“杀手”正悄然威胁越来越多人的听力健康,尤其是年轻群体。

“耳朵突然听不见了!”这是40岁的公司职员吕先生和16岁学生小陈的共同经历。一个因频繁加班劳累,一个因功课紧张熬夜,两人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遭遇了突发性耳聋。幸运的是,他们及时就医,经过鄞州第二医院的精心治疗,听力得以恢复。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

吕先生在连续数周的高强度加班后,他突然感觉右耳听力急剧下降,伴随持续的耳鸣。“就像耳朵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布,什么都听不清了。”吕先生为此焦虑不已。入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右耳听阈高达88分贝(正常范围为25分贝以内),已属于重度耳聋。

无独有偶,16岁的小陈也突患耳聋。“我当时吓坏了,怕自己再也听不见了。”小陈是一名高中生,因临近考试,她每天熬夜复习,睡眠严重不足。一天早晨,她突然感觉右耳听力下降,检查结果显示,低频听力损失13分贝。令人欣慰的是,在鄞州二院住院3天,她的听力就完全恢复正常。

据鄞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许军主任医师介绍,该院耳聋、耳鸣专病门诊每年要收治近300例突发性耳聋住院患者,最近两周更是接连收治了21例。

许军医生忧心忡忡地说,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显著,中青年患者占比50%以上,熬夜、压力大、用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诱因。此外,季节交替时,温差变化易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增加发病风险。

采访中,鄞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红力提醒,突发性耳聋的最佳治疗时间为发病后72小时内,两周内仍有恢复可能。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顽固性耳鸣。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王红力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熬夜,控制耳机使用时间(每30分钟休息10分钟,音量不超过60分贝);警惕不良环境因素,远离噪声污染,注意耳部保暖;注意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运动缓解压力。

王红力医生呼吁,广大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用耳习惯和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熬夜。而职场中青年也要注意合理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他还特别提醒,若出现突发性单侧听力下降,切勿等待自愈,应立即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守护听力的关键。

2025-03-03 医生:黄金72小时内治疗是关键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01624.html 1 3 突发性耳聋 偷袭“00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