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变资源,真诚是前提

吴启钱

谁都不会否认,人脉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是一种重要的资本。特别在政治和商业领域,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广泛且深厚的人脉资源。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民间俗语说的“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也是一样的意思,即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正如血脉成为人的生理和生命支持系统一样。

人脉之所以是资源,其奥秘在于“脉”。脉即网络,也就是联系或链接。但是,和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不同,人脉并不是一种直接可用的有形资源。或者说,人脉本身并不是一种资源,它只是我们获取或通向其他资源的资源。正如蛛网是蜘蛛获得食物资源的资源,但本身并不是蜘蛛的食物资源。如果能连接,则人脉可成资源,如果没有连接,或不能连接,就会出现有人而无脉。孟尝君门下有三千食客,尽管其中不乏各种人才,但因为没有连接其他资源,也就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而已。同样的,我们朋友圈中的数百甚至数千朋友,如果没有连接,根本称不上是我们的“人脉”,更谈不上是一种资源。刘备客居荆州时,门下除了关羽、张飞,并没有其他更多的资源。但他通过三顾茅庐链接了诸葛亮,进而通过诸葛亮在荆州的深厚人脉,构建起了从庙堂到江湖、从朝廷到田野、从学术界到军事界的广泛联结,进而实质性地控制了这个地方,奠定了蜀国争霸的基础。

所以,“保持联系”是人脉资源化的不二法门,无社交不可能有人脉。如果无事也常登“三宝殿”,时常有走亲、访友、请客、聚会等社交活动,人脉的积累,就会在某个时刻发生“聚变”效应,让人脉成为我们通往梦想的“加速器”。在社交媒体时代,“点赞”是维系人脉最有效方式。一个人如果经常给别人点赞,就能让别人记住,“关键时刻”就可能通过朋友圈中的人脉,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而一个人如果怠于给人点赞,有多少人脉资源,恐怕要打个问号,“万能的朋友圈”就会“失能”“无能”。你坐在路边的时候,为从面前跑过的人鼓掌,终有一天,自己也会收到别人的掌声。

不过,人脉的建立并非简单的数量积累,它离不开资源互换和等价交换。故而自己是否有价值,关系到能否吸引到有用的人脉。一个自身有价值的人,人脉才是有效的。这价值,用时尚的话来说,主要看能否为他人“赋能”。如果说,“联系”是一种互动,那么“赋能”则更需要主动,正如电影《教父》中维托·柯里昂所说,“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现出我的友谊”。

当然,并不是每次人脉的积累,都需要这种物质上的资助与赋能。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脉关系,是不需要我们平时刻意花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去维护的;很多时候,一个点赞,一次鼓掌,一声喝彩,一句暖心的问候,都是一种赋能,都能让人看到你的价值。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只是,这种行为需要以真诚作前提。一个虚伪的人,一个功利的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成精”的人,都不会有人脉。只有当你的真诚打动了对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人脉才会变资源。挪威心理学家爱德华·莫索尔认为,人际关系的稳固并不来自一次次短暂的物质互惠,而是来自持续的心理共鸣和深度的相互理解。这种关系是以双方的真诚、共同的情感基础为核心,通过长期的互动逐渐积累和深化,这被称为“莫索尔法则”。同样用“时尚”的话说,“三观”一致,才是牢固且有效的朋友圈。

要使人脉变资源,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帮助,即将人脉“变现”。寻求帮助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智慧。当我们向他人寻求帮助时,我们的人脉网络就会被激活,各种资源也就随之被连通。

2025-02-11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8340.html 1 3 人脉变资源,真诚是前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