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原意”重要吗

痕墨

我在看完一本书后,经常有感而发,写些书评。然而在此过程中,脑海中往往会自然或不自然地生出个问题来: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同时又兼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学辨析能力的评论者,在这样叠加的双重身份里,我能保证自己对眼前这本书的解读是完全正确的吗?或者更保守一点说,我能保证自己对这本书的解读是基本正确的吗?我会不会误读,会不会曲解呢?换而言之:我如何确保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没有违背作者的原意——这是文学阐释学中最为基础的问题。

要说明白该问题,首先需了解何谓“作者的原意”。我的私见是:“作者的原意”并非固定,它不是一种有待你去努力探求和解密的东西。否则阅读就有点类似猜谜了。读者没必要太过执着于追求“作者的原意”。在现实的阅读实践中,优质的阅读肯定带有创见,带有较强的自主性。阅读是一项很深刻的思想活动,好的读者不该沦为作者思想的附庸,也不该将“作者的原意”作为预设概念,作为自己要去孜孜以求的东西。

当然了,每一位作者在书写时,确实会在作品中注入想要竭力表达的内容、想要刻意传递的理念。可同时,就像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再声名显赫的作家,再才华横溢的文豪,他们的创作过程都不是先设定好小说框架,然后将要表达的一、二、三、四全列出来,再按部就班进行写作。我相信没有一个富有积极创作灵感的作家会这样机械古板地“操作”作品。他们势必会在写作过程中一次次不可遏抑地冒出各种新鲜、独特的巧思,并将这些巧思融入作品。他们很可能时时处于矛盾之中,今天觉得这样写比较好,明天心思一转认为那样写更佳。正因如此,如福楼拜这样精益求精的作家才会几个月写出一段话。你能说他没效率吗?他只是希望自己写出更好的乃至最好的文字。此外,作家完成作品草稿后,还要不断修改——像京极夏彦这样“草稿即定稿”的小说家毕竟只是个例。在修改过程中,作家脑海中的一些思路和想法依然在慢慢变动、修整……这些变化将一定幅度地影响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质量。

作家创作的依据是丰富、广博的,而我们读者、评论者客观上能依据的却只有“文本”本身。我们从文本中读到了什么、读出了什么,和作者在文本中表达了什么、诠释了什么,两者之间不可能完全重合,肯定会存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我们也不必为“可能没有读出‘作者的原意’”而懊恼。阅读最重要的还是个体体验,不同的读者在作品中领悟到的乃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唯有这样,文字才算得上真正从作者的笔端走入了读者的心灵。这也符合文学本身理应具有的多义性。

我提醒自己,在写书评类文字的时候,别过于在意“是否违背了‘作者的原意’”,别进入“苛求自己钻研‘作者的原意’”之误区,而是能保持理性和明智,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我眼前这部作品所呈现的优点与特点上。相信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给我的读者带去更富启发性和价值性的思考。

2024-12-25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91707.html 1 3 “作者的原意”重要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