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滕头村党委书记傅平均:
近些年来,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假期休闲和时尚生活的主要选择,一些涉水、高空、大型娱乐设施等新业态应运而生。同时,新业态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隐患。请问市文广旅游局,如何加强旅游行业安全监管?对这些新业态项目,采取了怎样的安全措施?
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王辅橡:
目前,全市文旅管理场所总共有6000多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旅游行业,有4000多家;第二类是新业态365个;第三类是校外艺培,2000多家。为了做好风险隐患的防范应对,我们统筹传统业态和新业态,形成了“1234”的安全监管打法:
“1”是制定出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从2022年开始,先后制定出台了《宁波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以及涉及高空、涉水、涉崖、涉海、玻璃栈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的行业安全规范,提升了监管效能。
“2”是建强两个机构组织。一是以市文广旅游局作为办公室单位的市旅游安全专委会,二是市文广旅游局成立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这两个机构高效运转,统筹全市旅游行业监管。
“3”是健全三个机制。一是旅安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会,包括隐患排查、化解风险以及清单办结;二是局里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业工作组,分工负责,高效运转。第三个是战时的机制,指防台防汛、“五一”、国庆、春节等特殊重点时期,启动文旅系统的综合协调机制(主要是24小时的局领导AB岗带班值班,24小时应急值守、24小时安全报告以及24小时投诉电话畅通)。
“4”是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