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农村工委主任郑桂春:
这几天我市正在经受台风“康妮”的侵袭。宁波地处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影响,有时还会“风、雨、潮”三碰头,导致江水不能及时排入大海,造成洪灾和城市内涝。请问市水利局,通过这几年的资金投入,我市在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方面有哪些改善和提升?
市水利局局长张晓峰:
目前整个宁波市防洪能力已经达到了100年一遇,平原排涝能力达到10至20年一遇,有效抵御了“烟花”“梅花”等台风的侵袭。尽管如此,随着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宁波还经常会出现一些点上或者局部区域的积水或内涝。
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宁波市现行设计的防洪排涝标准与高标准相比还偏低;二是城市有机更新还没有全部到位,有些低洼地段,地坪高程和河道水面是相平的;三是整体城市管网设施经多年运行,排水管网老化、受损害。
针对这些问题,接下来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宁波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把城市防洪能力提高到200年一遇,排涝能力提高到20至50年一遇。二是加快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特别是实施流域的分洪工程,尽量把洪水分向杭州湾、象山港,减少洪水入城量。三是加快排涝设施建设。特别是一些排涝泵站,包括排水管网设施的建设改造。四是提升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科学调度、精准预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对整个城市排水设施运营的管控能力。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防洪排涝的氛围。
郑桂春:
继续问水利局一个问题,台风来临之前,老外滩这些地方安装了很多防水挡墙,我们想知道是否达到城市防洪的标准,效果怎么样?
张晓峰:
老外滩是宁波的窗口,它的景观建设和防洪能力结合是我们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现在的防洪插板是二期,2003年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时,这个地方用的是玻璃防洪墙和翻板门。前几年改造时,改用了防洪插板,有两个好处:一是结构和高层是经过安全评估的,能确保挡住百年一遇的洪水;二是拆了以后不留痕迹,能保证整体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