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钦与他的藏书

■卢江良

在藏书界,提起“天一阁”,可谓无人不晓。这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藏书楼,是中国甚至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声名远播海外。但提及天一阁的创建者——范钦,估计了解的人不多,其景况正如当下热播大片的编剧,无声地隐于幕后。

那么,天一阁与其创建者,两者的声名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大凡藏书家,其身份不止“藏书家”一个。范钦似乎是个特例,虽然他进士出身,历任多种官职,也写过诸多诗文,但在科举史与文学史上,没留下多少“痕迹”。

范钦在“圈”内外的影响力,无法与其他具有多重“身份”的藏书家比拟,从而使得其声名被他创建的天一阁那巨大的“光芒”遮掩。不过,这也足见范钦不是将藏书当成“副业”去操持,而纯粹作为“事业”来坚守。

当然,这样说,可能失之偏颇。毕竟,范钦不是一开始就把“藏书”作为事业的。初藏只是作为“事功”,目的不外乎在仕途上有所进取。所以,收藏之书均从从政实践出发,着重于当朝文献以及地方志、科举录等,无意间却开创了一条“经世致用”的特色之路。

他真正投身于藏书事业,是在遭弹劾辞官,结束了三十载宦海生涯之后。范钦心灰意懒回到家乡,东明草堂随着藏书的增多,已不堪容纳,便在家宅之东修建了一座藏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将毕生所藏之精华,汇集于此。

天一阁建成后,为了让藏书能长久保存,范钦简直绞尽脑汁。他采取了极尽周密细致的保护措施:在书楼前置一水池,经暗沟与月湖连通,以蓄水防火;在书橱里放置芸草以防虫;在书橱底下放英石以吸潮;更是严令“烟酒忌登楼”,绝不容许任何人对书籍有丝毫亵渎。

于此,清乾隆年间,朝廷存放《四库全书》的“南北七阁”(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淙、文澜),其建筑样式仿照范钦的藏书之所——天一阁而建造,藏书规范也参照范钦为天一阁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范钦之后的公私刻书以及现代图书馆管理,也都深受其影响。

尽管范钦官至兵部右侍郎,但因清廉加之当时书籍昂贵,其俸禄不足以购买大批书籍。为此,他不惜用藏品与别人交换,甚至亲自手工抄写。据说,为了能如约还书,他曾连续多日通宵达旦。如此,为后人留下了七万卷珍贵的藏书。

1772年,范钦离世187年后,乾隆下诏纂修《四库全书》并向各地征集公私藏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闻讯,从天一阁的藏书中精选638种进贡,其中96种被《四库全书》收录,另有377种被《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收录,两项共计473种,居全国之冠,发挥了极大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钦分家产的故事。1585年,八十高龄的他,眼见时日不多,便把家产分成两份,一份是白银万两,另一份是全部藏书,要求每房只能任选其一,并规定继承藏书的,要永远承担护书的责任。这一举动,被后人视为“天一阁历史上最闪光的一个瞬间”。

范钦的藏书精神,感动了后来的诸多藏书家,他们愿意将自己毕生的收藏,无私地汇集到天一阁中。譬如,《鄞县通志》编纂冯孟颛,将其伏跗室十万卷藏书捐献给了天一阁;民国富商秦君安的后人,将收藏的八千多件文物捐赠给天一阁……

时光荏苒,历经四百六十余年的风雨沧桑,范钦生前的政绩已湮没于尘埃,但他遗留下来的那些藏书,为汉典古籍的流传保留了宝贵的火种,成为永不磨灭的共同财富;他的藏书精神,更是超越时空,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当前,范钦创建的那座天一阁,凝聚着他独特的藏书精神,已成为宁波耀眼的文化地标,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烛照着所处的那座城市,用力推动书香有机融入城市肌体,激发出文化赋能的强大动力,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4-09-09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174071.html 1 3 范钦与他的藏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