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洋
前几天召开的湖北省政府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办事,坚决纠正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此前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则强调,行政执法要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根本目标,对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乱检查、乱罚款等问题,绝不是今天才有的,但目前关注和强调这个问题,更有必要和针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各地普遍面临财政收入紧张的局面。有些地方感觉“手头紧”了,便想动歪脑筋,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填补缺口。这种倾向值得留意,也必须坚决杜绝——越是“手头紧”,越是不能“乱伸手”。
一个地方“手头紧”,反映当地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挑战和困难,个体经营户的生意不好做,老百姓过日子压力大。这时候,政府部门最应该做的是,与企业、个体经营户和老百姓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而不是想出什么“花招”“歪招”来,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或者是搞“小过重罚”,甚至于“不完成罚款指标不罢手”。
政府部门“乱伸手”,只会让大家的日子更难过。对于企业来说,本来就在苦苦支撑,要是再碰上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别说扩大投资和生产了,能不能经营下去都会成为问题。个体经营户,一个小店往往就是一家人的生计,生意不太好做,如果再遭受无妄之灾,开不下去,就是砸了一家人的饭碗。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越是困难的时候,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创新创业者越是需要“休养生息”,能够“缓一口气”,而不是被“飞来横祸”压垮累倒。
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活下去、好起来,就能保住和增加就业机会,有活干、有钱赚的人就多,消费就旺得起来,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就牢固。反之,不管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生活,如果动不动就遭到过度执法、逐利执法,那大家只会小心翼翼地捂紧“钱包”,提振消费、扩大生产就无从着力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政府部门对“乱伸手”的严重危害性缺乏正确认识,把罚款作为创收的“生意经”,为“钱”执法、以罚代管,扰乱秩序、践踏法治,有些部门和人员难免越“乱”越大胆,污染执法风气和发展环境,败坏政府公信力。
这样一来,大家便越发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了,不敢投资、不想投资了,势必影响全社会的发展信心。而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有了信心,投资消费、创业创新才会多起来、旺起来。
越是“手头紧”,越是不能“乱伸手”,该怎么办呢?
一是厉行节约,习惯过紧日子。这几年,中央一直提倡政府要过紧日子,经济发展势头好、财政资金宽裕的时候,好多地方和单位只是把它当作耳边风。现在不能只是说说了,要切实践行勤俭节约理念,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杜绝各种铺张浪费和跑冒滴漏。
二是清除一些只花钱而无实效,群众不待见甚至反感、痛恨的形式主义做法。这些年,形式主义在基层潜滋暗长,有泛滥之势。形式主义大多是官僚主义的产物,多花钱、乱花钱而不顾实际、不遵循规律。借着中央要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劲风,让那些乱花钱而无实效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人情工程”等熄火、下马。
三是精简、压缩一些占着位子,却几乎不产生啥效益的机构和岗位,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
四是强化预算约束,真正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用在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确保“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五是对那些胆敢“乱伸手”者严肃查处,以儆效尤;同时,畅通反映渠道,让大家敢于对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说“不”。
风物长宜放眼量。越是“手头紧”的时候,越是需要有清醒的头脑、长远的眼光,越是不能“乱伸手”,越是要管住“乱伸手”。过紧日子,政府部门不但不能“乱伸手”“抓一把”,还要实实在在地对各类经营主体“帮一手”“拉一把”;而且,不能“乱伸手”,绝不只是应对“手头紧”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长久之策、工作思维和行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