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萍
“嚼麦糕”这句宁波话,带有明显贬义。轻一点,指这个人絮絮叨叨,繁复啰唆。重一点,就是胡说八道,甚至有搬弄是非、“嚼舌头”之嫌。
最初听到这句话,很不解,“麦糕”究竟是一种什么糕?是不是很难吃,很糙,所以要多嚼?
后来,上网查资料,颇有点出乎意料。原来,这麦糕我也曾“嚼”过,且嚼过多次呢。
原味的麦糕,也叫白麦糕,其实就是淡包。有个笑话,一宁海人去杭州参加培训,吃早餐时,说来两块麦糕、一根天萝丝。食堂的工作人员不知其所云。交流了半天,发现原来麦糕指的是淡包,天萝丝指的是油条。宁海人把丝瓜叫作天萝,而这里又用了比喻,即油条形如天萝。难怪杭州人会摸不着头脑。
宁海、象山一带,点心花式颇多,有麻糍、萝卜团、米馒头、麦饼筒、麦糕等。麦糕,最有名的就是象山大塘麦糕。大塘有“麦糕会”,每年农历五月廿七,大塘举行庙会,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
那时,大塘一带除了几座小山丘外,就是一望无际的滩涂。宁波五乡富户张贤均做客象山,望着万亩滩涂,萌发了围垦之意。他和其他十七人结盟,出钱出粮,组织2000多人日夜劳作,历时20余年,终于围成了1.5万余亩平田。这十八人被尊为“十八先贤”。为了缅怀先贤,当地人自发举办庙会。当然,庄稼最怕蝗虫,庙会上还祭祀刘姓将军。刘将军因防御蝗灾有功,被称为“刘猛将军”,还被封为“虫王”。至于将军的原型是谁?一说是南宋抗金名将刘锜。到了清代,官方认定的将军是元亡自溺而死的刘承忠。
庙会期间,人们抬着将军塑像和十八先贤的长生牌巡村,狮龙舞、车子灯、社戏、投壶、套圈,好不热闹,而且家家户户发麦糕、包粽子。那麦糕,不仅有白麦糕,还融入艾青、紫薯、南瓜、红糖等,五颜六色,很是诱人。特别是艾草麦糕,不仅色泽青碧,而且清香满口。当然,如今物质条件好了,这麦糕愈加捣鼓出了名堂,做的时候还加入炼乳、杨梅汁、火龙果汁等,形状也有做成花叶形、青蛙形的。古人云:“丰年做糕,寓意福满。”大塘人做麦糕,是感恩先祖、敬畏天地,同时祈盼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只是,如此美好圣洁的物事,怎么就跟“嚼麦糕”摊上了?
麦糕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发面,揉搓,再发面,切糕,上笼,蒸煮,这一道道工序马虎不得,而且,人工揉面是个力气活。或许就因为程序繁复,所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啰唆繁复,就成了“嚼麦糕”吧。
后来,我在新昌吃到过另类麦糕。那麦糕扭成麻花形,黄澄澄,香喷喷,非常耐嚼。新昌麦糕属于粗粮,以不去除麦麸的黑面加盐加食品级熟石灰粉制成面团,做成条状,辅以蜂蜜、蒜泥或腐乳蘸食。如果要说“嚼”,好像此类麦糕更适宜。
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三年严重困难时期,浙东有些地方吃的是一种用麸皮、碎屑做的麦糕,粗糙难咽,多嚼方能下肚。这倒符合我最初的推测。
请教老宁波,为什么啰唆、乱话三千就成了“嚼麦糕”。“嚼麦糕就是‘嚼呒告’的谐音,就是说的事根本就不靠谱。”一听,还真像回事。宁波方言用谐音造词的比比皆是,比如“黄豆汤”(狂妄之人)“木器店”(指人反应迟钝)。“嚼呒告”也不失为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