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节气,犹如岁月长河中的朵朵浪花。转眼间,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种”已过。芒种,原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水稻可种”,从字面看,似乎只和农人相关,其实和我们每个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对孩子们来说,这时节正逢中考、高考,且日常“忙,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节气,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翻看眼前的这本《我们的节气》,我更坚定了这一想法。《我们的节气》是2024年4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火热出炉的节气文化读物。眼下,与“节气”有关的书真不少,《我们的节气》可有新意?带着这个疑问细读此书,收获了创新、传承、干货、妙趣等。
《我们的节气》作者为甬上作家“三耳秀才”,他创作的《跟着节气小步走》《跟着太阳走一年》《中国年轮》等六本书均以“节气”为主题。继续写节气会不会是从前的翻版?《我们的节气》保留了上一本《跟着节气小步走》中的“赵钱孙李”四个节气人物,新书内容该如何突破?让读者高兴的是,作者深知新书要有新追求,面对新时代的少年们,既要表现共性,更须突出个性。虽然《我们的节气》中依然有节气人物,但这次作者置身其中,成了这些孩子节气旅行的“导师”。作者带领四个节气人物,一年内进行了二十四趟轻松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节气漫游,有清明时节回故乡、过教师节,有社区活动、家庭会议等。在介绍每个节气时,创新设置了“思维导图+旅行故事+趣味小拓展”,再辅以国潮风的画作,让人眼前一亮。借助小读者的天真和想象力创作的二十四节气思维导图,包含有“小百科”“习俗”“节气三候”“故事传说”“我的节气小目标”等,再加上书中立春时冒出的冬笋、立秋时爬出的秋蝉……充满了童趣。于是,本书不仅被称为“专为少年创作的沉浸式二十四节气故事的节气书”,而且被称为“一部带领儿童领略节气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气书”。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为了让小读者对节气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使春、夏、秋、冬四季更生动更形象,作者以《百家姓》中的赵、钱、孙、李四姓塑造了赵小燕、钱壮壮、孙湉湉、李大力四个人物,分别作为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代言人。赋予节气人物人格化的特征,哲学、美学韵味十足,不仅与小读者活泼烂漫的天性吻合,而且符合他们对知识和大自然科学奥秘探究的规律。春天里的“小燕子”赵小燕、夏天里的“小胖墩”钱壮壮、秋天里的“小吃货”孙湉湉和冬天里的“熊孩子”李大力,他们是《跟着节气小步走》中的原有人物,之前在小读者中已集聚了一定的人气,如今在《我们的节气》得到沿用,便成为一种颇有意味的传承。这样,作者继续以孩子的视角讲述节气从古至今的发展与变迁,深入浅出地为小读者建立起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意象,将古代文化与现代场景相结合,挖掘新的节气意象,展现中国节气之美。
极富智慧的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发现:夏至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春分、秋分,南北光照平分。根据这四个节点,有了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8年前的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节气文化虽然和我们息息相关,但许多人对其了解甚少,甚至说不全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弘扬节气文化,本书可谓干货满满。对二十四节气,作者除了阐明后人赋予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外,尤其注重分析其本意。例如,秋分和中秋的区别、夏至太阳的影子长短等。作者充分运用天文学知识对常见的疑问进行解答,让小读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小读者更加珍惜这份文化遗产。作者的书斋名为“五更涵”。在《芒种:家庭作业多吗》一文中,“小胖墩”看到墙壁上挂着“五更涵”字匾,好奇地问,“书房为什么叫‘五更涵’?”作者从唐代颜真卿的《劝学》娓娓道来,称自己喜欢看书写作,五更时大地阴寒,为文做人需得涵养,提醒自己多读书多写作。而在《清明:介子推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一文中,清明时节,“小燕子”和“熊孩子”跟着作者回到了家乡河南信阳新县扫墓,新县是革命老区、将军县。文章收尾处,作者写道,“小家是小根,家族是大根,国家是主根”,立意可谓高远。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中国文化的两大重要理念,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对节气和节气文化,传统的表达方式往往让读者感到生硬且疏远。比如,朋友圈里人气很旺的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初候苦菜秀,二候糜草死,三候麦秋至。”如何把历书中的节气文化转变成小读者喜闻乐见的生活文化?如何写得有趣味、有可读性?检验着作者的功力。作者很早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把传统节气和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把现实写进《我们的节气》里。这样的节气,无疑是有烟火气息的、有血有肉的。
趣味小拓展,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既有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的背景介绍,又有“人生三问”这种哲学难题,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有互动,有探究。其中有一条趣味小拓展,通过分享作者笔名“三耳秀才”的来历,引导孩子们改掉“左耳进右耳出”的毛病,发挥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在书中,作者不时地被“小燕子”“熊孩子”唤作“秀才爸爸”,被“小胖墩”“小吃货”尊称为“秀才老师”。作者巧妙地将节气和地理、养生等知识融会贯通,再加上幽默、新潮的语言,让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轻松、有趣。
“写书,每一本都是别致的漫游。”“三耳秀才”在后记《写作,宛如一次漫游》中如此写道。节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节气,我们紧紧相连——节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在作者看来,节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这道风景线会更长更美好,因为作者的目标是创作“少年漫游传统文化”系列,《我们的节气》还只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