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平
“五一”前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8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从通报情况来看,这些问题涉及“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等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掀开违规吃喝“隐身衣”,就要紧盯那些“吃心不改”者违规吃喝的特点规律,找准根源、靶向施治。
紧盯“一门心思‘吃老板’、变着法子‘吃空函’”这些新动向。当前,依然有一些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吃心不改”“酒兴难消”。有的对“吃老板”不放弃,为躲避监督,在吃喝地点上动起歪脑筋,将吃喝场所转为内部食堂、私人会所或“农家乐”。有的对“吃公函”盯住不放,以虚列公务接待和套取会议费、办公费等“精致走账”的形式违规吃喝,挖空心思变相公款消费。
紧盯“下基层‘沾点油水’、办实事‘来点小惠’”这些小细节。当前,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违规吃喝依然存在。少数机关干部下基层奔着“饭局”而去,若是没安排一顿饭、没拿一包烟、没得点土特产,就不开心,解决问题也不上心。少数基层干部去机关就奔着“请客吃饭”,而个别机关干部欣然接受“吃下级”。这些小问题,有的人习以为常,实则是以权谋私、作风腐化的表现。
紧盯“检查考核‘招待好’、异地取经‘人情味’”这些小心思。当前,一些地方违规吃喝表现多样。比如,上级机关来检查考核,以超标准的方式安排接待;兄弟单位来取经,以超标准的方式尽地主之谊;组团去外地招商引资,以送土特产方式换取高规格接待等。这些小心思,其实就是“吃公家”“蹭公家”的想法在作怪。
违规吃喝看似不起眼,实为党纪所不容,而穿上“隐身衣”的违规吃喝,更是伤民心,必须以猛药加以治理。一方面,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保持健康心态,克服口腹之欲,少贪口腹之利。能吃饭堂就不要吃饭店,能吃自己就不要吃公家,避免组织和参与公款吃喝。另一方面,构建“不敢吃、不能吃、不想吃”的“条条框框”,健全预算监督机制和公务接待财务标准以及审批、核准、监督制度,把公款奢靡之风关进制度的笼子。
与此同时,对那些“吃心不改”、顶风违纪的顽固之徒必须露头就打,对那些隐形变异吃喝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只要系统施治、常抓不懈,坚决铲除违规吃喝滋生的土壤,就一定能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