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容易浮躁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图书馆?在《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一书中,作者说:“关于这个问题,教科书中的答案类似,有三大传统功能:一是保留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二是宣传教育,三是满足和提升群众阅读需求,最大程度实现公益性和平等性……”作者坦言,她还要探索教科书以外的答案,她希望大家看到其他人的生活,了解书籍怎么改变了他们,继而明白图书馆的意义是什么。
此书记录了陕西科技大学文学老师杨素秋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的经历,重点记录了碑林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我希望能建成一个漂亮的图书馆。外形优雅,巨大的玻璃窗,窗外要有树,还得是老树,绿叶轻摇,窗边座位最抢手。”当这些条件无法实现时,图书馆还剩下什么?杨素秋认为,一个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也就是能提供给读者的书籍。她说,图书馆不是凭空而起的,它是从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土壤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土壤,更是人文意义上的土壤。碑林图书馆附近有全国最大的石碑博物馆——碑林,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附近社区群众爱好书法,于是,图书馆中设立了碑帖专区。
图书馆,是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我们在琐碎和庸碌的生活中,拥有一块自由自在的天地,遇见更好的自己。“我希望图书馆是这个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图书馆这个地方永远是免费的,向大众无限开放的,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来获取知识的地方。”杨素秋用文人的坚守甚至抗争,守住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
(推荐书友:汪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