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达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当前,青年返乡成为热潮,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将返乡热潮转化为人才安居潮成为摆在各个乡村面前的时代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年轻人创业安居的阵地之一,乡村应该主动“出击”,筑巢引凤,通过村域环境提升、乡村文化引育等多维度发力,让乡村成为年轻人的“桃花源”。
紧扣村域环境提升,让更多乡村被看到。曾几何时,一则“浙江的农村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吗”的热搜词条映入公众视野。在网友的图文中,浙江新农村一改往日人们心中陈旧、脏乱、无序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农家别墅,笔直平整的柏油马路,山青水绿的人居环境,其乐融融的邻里氛围。在“千万工程”指引下,浙江农村的“进化”程度早已颠覆传统认知,作为宁波最年轻的区,奉化紧抓时机,在2020年推出共建“我们的家园”活动,开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多个专项建设,实现了全方位焕新。在农村,“我们的家园”建设成果十分亮眼,曾经的卫生死角被精美的绿化装点,曾经恼人的房前屋后堆物,已然没有踪影。5年间,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逐渐被唤醒,大家从以往的被动配合,变为现在的自觉维护,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居画卷自此徐徐展开。如今,借由社交媒体的镜头,越来越多的奉化宝藏村落被看见,譬如,溪口镇栖霞坑村得天独厚的古道资源成为户外爱好群体的网红打卡点,大堰镇谢界山村的各家民宿变得一房难求,奉化的新农村在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中,正在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竞跑”之路。
聚焦乡村文化引育,让更多乡村被爱上。浙江的乡村,地缘相近,底色相同,要想脱颖而出,需要打好“文化牌”。以时下年轻人钟意的咖啡文化为例,近两年,“村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村咖”与本地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尽展文化交融的魅力。隐秘在森林深处的“种子咖啡”主打自然元素,地处“天下第一桃园”的“一桃山饮”巧妙结合了宋韵古风……风格各异的“村咖”让贪恋新鲜感的年轻人有了丰富的选择,也为乡村的对外传播增添了鲜明的文化符号。去年,浙江省创新推出文化特派员制度,乡村的文化氛围得到了进一步烘托,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再成为“压箱底”的老古董,而是在时代的征程中再次找到了新的定位与赛道。
乡村与青年的相遇,不是偶然,是共同价值观与生活理想的深度契合。从改善人居环境到培育乡村文化,从建设美丽家园到激活传统资源,乡村振兴正在从“硬件焕新”走向“系统焕活”。唯有让年轻人“愿意回”“留得下”“过得好”,乡村才能真正成为他们安顿身心、承载梦想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