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教坛发余热

赵宁善

2012年7月,我从学校退休,老伴正好生病,只能卧病在床,丧失生活能力,我在家悉心照顾她整整六年,直至她在医院去世。后来,在同学妹妹的推荐下,从2021年9月开始,我被奉化老年大学聘请为文学欣赏班授课教师。开学前一个月,我第一次走进老年大学,踏入高大的教学楼,看见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心情很激动。

教务处马老师很热情,满面春风地和我说了教学事项:一是教材自编,每周二上午上半天课,每学期15节课。教学设备是投影仪,一年后改为教学一体机。二是学员基础不一,但对文学创作都有兴趣,所以教材不能编得太深,也不能太浅。作品自编包括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三是学制两年一届。

当天晚上,我从网上买了几本大学文学欣赏教材。快递收到后一看,太深,不适宜教学,还是自编吧。考虑再三,还是先从基础入手,逐步加深。我从书房里找来了一些书籍,从基础知识入手,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为次序,花了整整半月时间,编了第一本文学欣赏教材。每篇作品包括字词解释、句中评注、段意概括,还有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等,然后把电子稿发给教务处马老师。她来电说,教材基本可以,但A4纸一百多页太多了,你要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知道了!”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先上好第一节课。

2021年9月7日那天,我清晨6点就醒了,一早来到113教室,把U盘中的课件拷到电脑桌面,做好上课准备。第一节课我上的是文学的基础知识,随后理论联系实际,讲了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实际例子说明万丈高楼平地起。从此开始,每次上完课,我就把上课的电子文档发到班级群里,让学员有空学习,积累资料,便于查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的讲解慢慢吸引了学员。之后,讲散文和其他作品时,我也是按照这个思路上课:讲清内涵、分清评价,举例说明、分析作品,句段理解、联系创作,抓住基础、个别指导。最重要的一点,不管上散文课,还是上小说课,我都精心备课,凌晨还在备课是常事。准确讲解字词句段,具体分析内在脉络和艺术特色,受到学员好评。如好多学员喜欢写七言绝句,借以反映奉化的快速发展。写好后发上班级群,互相学习。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讲课时,借机讲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拓宽学员的写作思路。

第一届学员于2023年12月毕业,中间一学期因疫情严重,停课。这两年,好多学员作品荣登《文学百花苑》《人生与伴侣》等文学刊物,还在《宁波日报》《奉化日报》发表散文诗歌,我们文学欣赏班也因此被学校评为先进文明班级。

每当学员静静地听着我的课,我感到很自豪,总是站在教学一体机的右边,缓慢地转身,把课件翻过一页又一页……

2024-12-05 5 5 奉化日报 content_187987.html 1 3 重返教坛发余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