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
在我国民间广泛传诵着“家有万贯,顶不住一座破窑烂店”的谚语,意思是家境再富有,也不如有一座破旧的煤窑或不起眼的店铺,指经营工商业可有稳定的收入。此谚语在我们奉化可以说成“好汉不如烂店”“好汉挑担不如黄胖开店”。
在我的家庭生活中,确实有过“好汉不如烂店”的经历。我1981年元旦结婚,进奉化环卫处工作,每月工资25元;妻子在乡镇企业工作,每月计件工资30元左右。夫妻俩微薄的工资需还贷建房和结婚欠下的债务。当年10月,女儿出生,妻子不能去离家几十里外的乡镇企业工作了,只得在城区打零工,托人帮助在食品厂、商业劳动服务公司做临时工,工作辛苦工资又不高。如在商业劳动服务公司工作时,为调荷节电,只能夜间实施翻糖作业,每袋百公斤的白砂糖由女工们抬上半腰高的锅台,升温翻拌。历经一段时间,大家的体重明显下降,妻子也瘦得只剩45公斤了,岳父岳母看到后心疼极了,叫不要去做这工作了。无奈家庭经济困难,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艰难困苦,只得寻求新的工作,当时想利用妻会缝纫技术的优势去服装厂工作,但在办理进厂手续时,被告知需交200元押金担保。200元当时可是巨款呀,一时也无钱履押。烦恼中苦思冥想,想到借钱交押金,虽然妻子能进服装厂工作,好像好汉有了用武之地,但工资也不是很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境况。穷则思变,与其借钱交押金进厂工作,还不如借钱经商开店,于是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1987年初,我看中城区南山路中段一块长5米宽2米的地基,面临人来人往的闹市街路,心想是开商店的理想之地。所以打报告申请租借该地块,经地基所有单位讨论批准,同意我在上述地块,自行搭建店屋。于是我自行设计、自筹资金,聘请泥木工用一周时间,迅速搭建了空心板水泥屋面。稍经装饰门店像模像样了。
门店有了就只需融资进货了,向亲朋借钱2000元,在懂行父辈的指导下,办理好工商执照,先后从批发市场进糖果、烟酒等百杂货存放家中,准备第二天(5月1日)开业经营。那晚我搭地铺睡在店里,时至半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思绪翻滚难以入眠,想到向亲朋借了那么多钱,不知货物是否有人要,卖得出去吗?卖不出去怎么办?想来想去迷迷糊糊,一夜未眠。
天亮后,因妻子要照料女儿,我岳母先来了,我卸下八块门板,在悄无声息中开业了,第一位过路客人买了包烟和面包,陆续有顾客购物……至妻子送女儿去学校上学后,来到店里,我吃点面包点心也去上班了。上班时整天在忐忑不安中度过,担心着小店的生意如何?有生以来第一次投入巨资开店经商,前途未卜,忧心忡忡在所难免啊。
当晚我在家里照看女儿,等待妻子回家。10点多妻子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问她生意如何。她说:“总共一天营业额450元。”我听后甚喜,以毛利百分之十计算,也就是一天赢利45元呀,是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啊,忧心尽除,美好憧憬顿浓。
就这样由妻子进货岳母管店经营着商店,遵循薄利多销原则,配足货源,热情待客童叟无欺,视需又请来岳父帮忙,店门早开晚关,营业时间适机而行,生意也越来越好。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市民走亲访友需贵重礼品,出手购买少则上百元多则上千元,营业额有时做到上万元,确实令人欣慰。那时没有手机更无微信支付,我每天上班工作较忙,能帮上忙的就是每晚整理散钞数钱,手数着钞票心里美滋滋的。
在该地段开店两年多后,因一些原因,我们得拆店搬迁。好在此前,我们在南山路三角牌楼公交公司大门边已开设了一间商店,整合两店为一店。那时刚好妻弟在部队因公受伤退伍,所以我们也请他来帮助经营商店。新店地处三岔路口,背靠居民住宅区,所以生意比原店更红火,妻子每天顶风冒雨,骑着小三轮来回于批发市场和商店,配货送货。岳父岳母及妻弟早起晚归,辛勤劳作苦心经营,经十多年努力奋斗,还清了借款和原先所有债务,整合存款已超万元户,家庭经济一改旧貌,进入小康,生活费用支付趋于自由,家庭经济的富裕使人扬眉吐气,坚强的家庭后盾,令我昂首阔步行走在人生路上,促使我能在职场安心工作。经组织培养和同志们的支持、自身的努力,使我获得了职务的升迁及诸多荣誉称号。上世纪90年代末,在奉化市妇联的极力推荐下,经多方组织评定,我们的家庭也先后获得了宁波市、浙江省“五好文明家庭”。
时至2000年,我女儿也参加了工作,我与妻子商量后认为家庭经济有了保障,家里也需有人打理,叫她不要再经营商店了。把商店移交妻弟打理了,至2018年南山新村征迁,我们的商店从而宣告停业。
从我家开店经商的经历,论证了“好汉不如烂店”的谚语,如果“好汉”妻子借款交付押金,去服装厂领工资打工,就不可能有我们家庭经济的根本性变化,也印证了家乡老话“好汉挑担不如黄胖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