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
秋夜梦多,旧居情景梦常见;思念日浓,浓情厚绪自想释。我自幼至老一直居住在奉化,未曾离开过,奉化就是我永远的故乡。居住地虽已搬迁了三次,但都在县江边上。最忆位于庆登桥路的旧居,因孩提时代和青春时期在此度过。
庆登桥原是石砌拱桥,后为方便行走,拱桥边上建有平桥。再以后,拱桥被拆除,庆登桥就只有平桥了。庆登桥高居锦溪河上,跨广平路往坡下走,至县江新桥就称为庆登桥路了,路长不足千米,却承载了千年历史,过县江新桥就到过去奉化商贸闹市区了。短短庆登桥路,是当时连接奉化城内外的重要街路。由于街路两边林立了很多商店、工场作坊、工厂公司、机关单位等,所以当时的庆登桥路一带在奉化城区算得上繁华热闹。
从庆登桥往东走至广平路有段坡路,路南起始住有五户居民,另外就是原先奉化油厂的前身——汤氏榨油作坊,后成为自行车修理车行。往南转弯入庆登桥坡路段住有七户居民,我家住在坡路中间。家门口有过去卖香蜡烛用的柜台,所以每天早晚得上卸排门。家附近有个河埠头,河水清澈长流,饮用水也是从河渠用桶挑至家里。附近还有新桥饭店和旅社,饭店和旅社都是木结构二层楼房,六间宽店面,路北楼房后面都是农田,后被食品厂征用建造厂房和堆放场地了。新桥饭店再过二户居民住户,就是副食品商店了,简陋木结构平房,店宽也有五间门面。商店下去过三户居民住户后,就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了,市场临县江桥西岸路,场内能容大型卡车进出,面积也有几十亩土地之大,临街路开了三头大门,南边大门面朝县江新桥,门右侧为水产咸货商店,西门面朝工人俱乐部大门,门左侧为卖猪肉和家禽的食品商店,东北门边为食品厂从县江抽水的水泵房。当时食品厂货进货出、人来人往、热闹繁荣,食品厂职工还能时常分配或贱价购买加工后剩下的猪骨头和鱼头等下脚料,令我们周边住户甚是羡慕。
整个庆登桥区域不大、住户不多,大家互知根底,少有多舌之嫌和邻里争吵,大家相处不错,家有大事还会互相照应。虽住户不多,却每户都有孩童,大都年纪相仿,与我同龄的就有六男二女,其中四男二女是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成了同一学习小组,寒暑假同做作业、同玩乐。我还记得一件趣事,那时吃不饱,看着新桥饭店早上出售的大饼油条、豆浆、油炸团,真的是垂涎三尺,无奈没钱购买,只得约上小伙伴,趁管理不严时,窜入榨油作坊,把榨剩油的豆饼渣和棉花仔渣,装满衣服口袋拿回家,慢慢享用,尽管苦涩难咽,但能填饱肚子。
油作坊搬迁后变成了自行车车行,车行既修理自行车又出租自行车。自行车那时也是稀罕物件,当时我家虽没有自行车,我想学会骑自行车的愿望却十分强烈。为此,我们几个小伙伴一有时间就在附近工厂转悠,或捡拾废铜烂铁,或采摘乌桕子和苦楝子,积少成多后卖给供销社收购站。有时,趁附近的工人俱乐部有篮球比赛等重要活动时,向村民批发购入糖杆,到俱乐部门口出售赚差价。攒了些钱后就去车行租车学骑自行车。那时,为了学骑自行车跌倒爬起,浑身疼痛都不怕,年至10岁,已学会骑自行车了。有时,我们几个伙伴集中租车,形成“车队”横冲直撞飞驶在路上,十分惬意和威风。
那时,工人俱乐部要节假日才开放,举行赛事或放映露天电影等。听闻消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时管理严格,需得凭票或工会会员证方可进场。依旁人所想,我们进俱乐部游玩,似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宜。其实不是,我们进俱乐部非是易事。俱乐部管理者姓W,大家都叫他W同志。他管理俱乐部十分严格,不轻易让我们进内游玩,有时想打乒乓或篮球时,只得通过他的儿女、我们的同学,适机告诉我们他爸不在,才敢偷偷进去游玩一番。有时,我们爬越高墙入场内打篮球,在兴趣正浓时,被W同志发现就被追赶着,赶出俱乐部外,W同志还要追到我们的家里,警告我们的家长,要求家长们严加管教。小孩生性好玩,有好场地却不能尽情玩乐,为此我们几个小伙伴对W同志怨恨有加。看过《小兵张嘎》电影后,我们也学着张嘎的行为,趁夜黑,到W同志家屋顶堵塞烟囱,在门前掘陷阱以释怨恨之情。现在想想真是好笑,W同志对俱乐部管理严格,不能随便入内也许是职责所在吧。尽管不能随时进俱乐部,但视机而入也使我们庆登桥的小伙伴们很早就学会了打乒乓、篮球和羽毛球等。
庆登桥路上连着锦溪河、广平渠、县江,河渠水质清澈、河草疯长,助鱼繁殖生长。河渠中各种鱼类成群结队,引人垂钓和网捕,未到上学年纪的我们就十分喜爱钓鱼、抲鱼。那时学校作业不多,一有空闲,就约伴钓鱼、抲鱼去了,有时还在江河上筑栅栏设鱼床,把鱼引流到鱼床上,运气好时一夜能捕好几十斤鱼呢。广平渠农闲灌溉不用水时,我们在渠桥两边筑好堤坝,用脸盆一盆盆快速把水泼出坝外,水干后藏在桥洞中大小鱼儿一网打尽。夏季天热时,我们下河游泳,还不忘捕鱼、捉蟹、摸螺蛳。
庆登桥路原住区已于2000年被拆除,重建后为广平小区,仍保留庆登桥路,邻居们还有部分住在小区中,其他都搬迁别处居住了,原庆登桥的老人们都先后离世了,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庆登桥的古稀老人了。
岁月流逝,乡情、乡景、乡邻永难忘。旧居的街路房屋、邻里熟人、发小伙伴、过往故事,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并未随着时光淡去,反而像陈年的酒,愈发香醇浓烈。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事在变,唯一不变的是怀旧思念之情长留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