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
今年结婚的人不少。看到这些新式婚礼,想起让我记忆犹新的旧时婚俗。
我老家在西坞街道东陈村。旧时东陈村,有大元和、西元和两家贳器店,为婚丧喜庆提供灯彩碗盏。
旧时男女婚姻,需要托媒。子女长大后,父母托媒婆或亲友做媒,子女的父母相看中意,就决定。大多由父母说了算,男女双方不见面。然后剪鞋样,就是订婚。男方准备聘金和新郎鞋样,用红绸缎包着送到女方。男女双方写婚书。随之,女方积极办嫁妆,亲友陆续送礼。双方择“好日”结婚。杀猪宰羊,布置婚房。结婚场所堂前,到处张灯结彩,贴对联,一片热闹喜庆景象。亲友到,吃五餐,头晚杀猪饭,结婚日中餐吃嫁囡酒、晚餐正酒,第三天揩厨板,给邻居分“勺乐羹”。次日清早,供天,祭祖。
再来说说具体的婚俗。一说迎亲。女方,新娘子化妆打扮,由“送娘子”给新娘子绞面,把脸上所有汗毛绞清爽,搽上胭脂,穿戴凤冠霞帔、花袄、绣花鞋,手戴洁白纱手套,头上戴头蓬,手拿捧花。男方用大红花轿(有钱人家用八人龙门大轿)到女方家迎亲。新娘子吃上轿饭,哥哥抱上轿,花轿顺三转,倒三转,起轿,后面是嫁妆,亲友欢送。
二说拜堂。迎亲到,不少人“勒轿门”,讨价还价,给喜钿,放行,新娘出轿,“送娘子”保护。五个人用五只麻袋轮着铺地,新娘踏着麻袋进新房。到堂前举行热烈隆重的婚礼。主婚人、证婚人、公婆、新郎新娘上台,这便是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由司仪主持。婚礼开始,一拜天地,一团和气;二拜高堂,金玉满堂;夫妻对拜,相亲相爱,最后便是送入洞房了。
三说敬茶、敬酒。先是新郎新娘依次给每位长辈敬茶。主持人喊:“向长辈三鞠躬。”新郎端茶盘,新娘端糖茶,说着“长辈请喝茶”,长辈接茶,说祝福语,递给红包。晚宴上,堂前摆开一批餐桌,七人一桌,长辈坐上横头,小辈坐下横头,握酒壶敬酒。新郎新娘三次轮番给每位长辈、亲友敬酒。
四说闹婚房。晚上,一批爱热闹的人大闹婚房。新娘子捉泥鳅,在盛满水的木桶内捉泥鳅。这怎么会捉得着,只好受罚给喜糖。“姜太公钓鱼”,就是新娘子高坐在八仙桌上面椅子上,手拿钓鱼杆,杆线上拴一根火柴,要点燃地上燃着的香。这再三也点不燃,又只得给喜糖。急急绕口令,新娘子怎么能一下子学会绕口令,又得给喜糖。
五说床头果。夜深了,亲友们逐渐散去,新房由新娘关门,室内俩人吃床头果。有糖果,甜甜蜜蜜;有瓜子花生,化子化孙;有包子,包生贵子。过了新婚夜,次早由新郎开门,“哇”的一声,一群早在门外等候的小朋友一涌而入,抢床头果。
六说回门。结婚第二天,新娘偕新郎带着礼品到娘家回门。父母要看看女儿和女婿的表情,感到和睦就放心了。那里的邻友又要“弄松”(开玩笑)这个“生头女婿”,给坐蹊跷凳,吃很咸的盐馅子汤圆,搞得“生头女婿”有口难开,大家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