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通讯员 董驻)4月28日晚,奉化区武岭小学“日新科研坊”迎来一场特别的教师成长分享会。宁波市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资深教师王兴发以《书写自己的样儿》为题,用27年扎根一线的教育故事,为武岭小学全体教师展现了一位“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密码。
“学生矛盾是德育的契机,成长细节是科研的富矿。”王兴发老师现场展示了珍藏多年的教学资料:175期课堂案例、9868篇学生成长手记、连续16年个性化评语数据库,这些鲜活的素材让在场教师惊叹不已。
通过“关键事件引导法”,他将学生矛盾转化为德育案例;通过每日坚持撰写教学日志,积累出180余篇获奖论文、96节公开课实录,用行动诠释“教育科研源于日常”的真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孩子,踏实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当做好了每一件小事,自然就做成了大事。”王老师由衷地说。
讲座中,王老师分享的亲子教育故事格外动人。从引导儿子养成整理书包习惯,到通过家庭劳动培养责任感,这些接地气的家庭教育案例为教师们打开了家校共育的新思路。“教育不仅仅是上课、写论文,更是把每个孩子装进心里。”现场一位青年教师感慨道。
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华丽的辞藻。“当科研扎根泥土,当成长融入日常,当育人成为坚持,教育便有了最动人的模样。”武岭小学党支部书记裘松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