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有个百年小邮局

学生在参观邮品展览。 记者 张培坚 摄

当天活动的纪念封。记者 马亭亭 摄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俞宁)4月27日,宁波慈城孔庙明伦堂前,一张盖着特别纪念邮戳的大型明信片展板映入眼帘。在这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古建筑内,“百年邮情,从慈出发”主题集邮展正式启幕。这场活动,以中城小学百年小邮局为底色,通过邮品展览、现场邮寄及互动体验,串联起百年校史与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千年孔庙的映衬下,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840年,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在蒸汽机轰鸣声中诞生,从此方寸纸片开始丈量人类文明的轨迹;1878年,中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拉开了中国近代邮政史的序幕;1980年,黄永玉设计的庚申年猴票,开创了中国生肖邮票系列;当数字洪流漫卷,AR邮票让《兰亭序》在指尖流转……

邮票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邮政凭证,其意义远超出最初的实用功能。它们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如同一部微型历史画卷,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也因其稀缺性、独特性和艺术性,成为集邮爱好者的收藏对象。

宁波市中城小学始建于1904年,其前身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地标——慈城孔庙。这所学校与邮政的缘分,可追溯至百年前。

校史档案揭开了这场跨越世纪的传承。1913年,时任校长应星耀先生(应氏杯世界围棋职业锦标赛创始人应昌期父亲)进行了一场教育“神操作”:他以新学制改革教学内容,增设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并开创性地招收女生入学,制定“诚谨勤俭”校训。

应先生还不断汲取教育新思潮,于校内设立了图书馆、小银行、小邮局、小商店、小法庭等实践场所,让学生学习管理、自治、自律。

从1925年中城小邮局设立,至今刚好100年。“百年前的小邮局,正是五育并举的雏形,也是‘教育即生活’的生动实践。”现任中城校长徐扬威介绍道,百年来,学校积极汲取“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新思潮,始终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注重将学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成长接轨,注重在实践中传授知识、技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25-05-02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211666.html 1 3 校园里有个百年小邮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