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学生作业充满“AI味”

近日,大学生作业中AI使用泛滥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据澎湃新闻报道,大三学生傅雪在一周内完成了7000字的结课报告,其中大量使用了GPT-4进行内容组织和图表生成。不少学生甚至私下购买ChatGPT会员,视其为“科技付费”的新趋势。

(12月20日 红网)

AI技术的快速进步,方便了学生查找资料及答疑释惑,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有力助手。因而,学生使用AI工具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正在从大学生到中小学生渗透。

在校内学习生活中,中学生是没有“手机自由”的,遇到难题只能自己动脑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去问同学或问老师。但是,到了星期天节假日等不在校的学习中,如果学生有了“手机自由”,遇到难题找AI,就成了很多学生完成作业及解决学习问题的重要方法。如果仅仅是用AI辅助解决学习难题并无不妥,问题在于有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直接将作业“外包”给AI,自己成了甩手掌柜。更突出的问题还在于用AI实现“学习减负”在中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传导效应。

如果学生经常用AI写作业,势必影响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部分中学生在校外的学习中使用AI,主要原因是存在学习困难,不愿意动脑筋。而越是不愿意动脑筋,学习困难就会越多。因而,不恰当使用AI即使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但学生的思维却处于闲置状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索精神的磨砺都造成严重的阻碍。

AI的存在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今后还可能会研发出比AI更方便快捷的辅助工具。但是,AI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AI,一定是利弊共存。合理使用,AI能产生辅助作用。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知,不具备一定的自制力,AI用得越多,弊端一定也越多。

作业都对,一考试就露馅,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都存在。基于此,布置分层作业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如果每个学生的作业都适合他们的学习力,找AI帮忙的问题就会减少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不能只关注做没做对,更要关注是不是学生自己做的,要敏锐地嗅出作业中有没有“AI味”,要尽最大的努力从根源上让学生从依赖AI做作业中走出来。

寒假将至,各科都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寒假作业,如何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如何防止中学生使用AI做作业?还需未雨绸缪。

吴维煊

2024-12-24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1300.html 1 3 勿让学生作业充满“AI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