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抱抱树”看教育

近日,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保安和孩子一起给“抱抱树”做了毛衣。学校老师表示,希望孩子能和大树有个美好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心的传递。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大树“穿衣”后,收获了不少学生的点赞。学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赞学校“有温度、有创意”。

(12月23日《宁波日报》)

有别于商家将门店前的行道树穿上“花衣服”,是为了招徕顾客,学校师生将校园里的树木穿上冬装,做成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抱抱树”,吸引同学们来此打卡、与大树拥抱、合影,是为了让同学们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收获情绪价值,受到学生的欢迎自在情理之中。

细究“抱抱树”成为学生“新宠”的缘故,其实还是与教育有关。只不过,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能起到一种更温暖、更积极的教育效果。

大致分类一下,校园里的“抱抱树”涵盖了三种教育元素:

其一,环保教育。“抱抱树”为什么只出现在冬天?因为寒冷,要给树木保暖,就像给树木刷石灰是为了防冻、防虫一样的道理。一听说学校要做“抱抱树”,学生纷纷把家里的旧衣服、旧玩偶、旧玩具等拿来,废物利用,做成漂亮的“抱抱树”,让大树安全越冬。这是最直观的环保教育。

其二,生命教育。“抱抱树”为什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爱?就因为穿上“保暖外套”具备了人的特性,学生们很自然会将大树拟人化,在人与大树之间建立起感情,由此明白了万物皆有灵、自然万物与人类应该结成命运共同体、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就是爱护自身的道理。

其三,审美教育。学生们在装扮“抱抱树”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化身为设计师,脑补各种美的玩法,尽量要把大树装扮得漂漂亮亮,吸引眼球。有的学生们会把“校园吉祥物”穿在树的身上,有的会在上面装点个性化的挂件、卡通画什么的,更有学生还为装扮的大树起了名字“故事树、雪花精灵、滑梯公主、憨小熊王子……”制作“抱抱树”的过程就是一次艺术创作的经历,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故此,笔者乐见有更多的学校将校园里的大树制作成五彩斑斓的“抱抱树”,让可爱值爆表的“抱抱树”将冬日的校园装扮得更有喜感,更有人情味。陌上青

2024-12-24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1299.html 1 3 从“抱抱树”看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