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网上有关儿童陪伴师的内容逐渐增多。有些是培训机构以高薪聘请儿童陪伴师,开出的薪资大多在10000元至40000元之间,甚至“上不封顶”,在职位详情中往往有“可全英语交流”“名校/留学背景”“教育相关专业”等关键词,个别也需要会开车、有“特殊教育经验”。有些则是家长关于儿童陪伴师的“需求帖”和部分求职者的“避雷吐槽帖”。
(11月14日 《法治日报》)
对于“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职业,虽然目前尚无权威论述和标准定义,但已经成为各大网络招聘平台的“新宠”,其职业化现象,值得全社会关注。
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确需要高质量的成长陪伴。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家长家庭教育知识、能力及主动性缺失,又没有时间保障,还存在学业辅导与精神抚育能力短板,根本无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成长陪伴。
从业界职位描述来看,薪资高到“上不封顶”,能力强到“可全英语交流”“名校/留学背景”“教育相关专业”,业务涵盖生活照料、学业辅导、设计亲子活动、提供家庭心理服务、制定成长规划等,“儿童心理陪伴师”可谓“无所不能”,自然倍受家长青睐。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如何“全能”何等“神奇”,“儿童成长陪伴师”都还是“自由”市场行为,永远不能“装”出父母的感觉,也不能“演”出家长的成长陪伴,父母的情感陪伴优势是“儿童成长陪伴师”永远翻不过去的“山”。
把孩子成长陪伴让位于“儿童成长陪伴师”,虽然能够缓解自己的家庭教育焦虑,但极有可能让孩子成为“流水线产品”,存在复制成“别人家孩子”的风险。这样的育儿“外包”不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还会对亲子关系带来难以愈合的“硬伤”。
因此,对于孩子成长陪伴,家长更应该积极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留足孩子成长陪伴的身心空间,给孩子有效的情感精神陪伴。要强化亲子交流互动,倾听成长的声音,抚摸律动的生命,实现亲子相长。要减轻孩子家庭作业负担,做好孩子校外培训“加减法”,提高成长陪伴“纯净度”。还要关注孩子学业进步与精神成长,体恤孩子的青春烦恼与成长困惑,为孩子成长释疑解惑、鼓劲加油,共享孩子的高光时刻与精彩瞬间。
总之,育儿是最重要的工作,陪伴是最优质的教育。更新育儿观念,补齐育儿短板,增强陪伴自信,强化担当作为,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最优秀的“儿童成长陪伴师”。
吕建(作者系安徽省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