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甬求学的三年,我习得一技之长,还在这里找到一份稳定且有成长空间的工作。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11月12日,以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为背景的“甬凉职教故事会”主题论坛拉开帷幕。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的甲拉子达一番饱含真情的发言,引来台下一片掌声。
(11月15日《现代金报》)
宁波牵手四川省凉山州,如果说选派精英教师赴凉山支教,是教育帮扶“走出去”,那么,宁波职校面向凉山孩子招生,则是“请进来”,让凉山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贫困家庭尤甚。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提高贫困地区孩子的就业技能,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宁波面向凉山孩子,培养技能人才的意义也在这里。
这几年,职业教育的价值日益显示,越来越被社会认同。许多职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开通实习、就业的“绿色通道”,为学生早就业、就好业驶上“快车道”。像甲拉子达是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毕业生,在宁波三年,不仅学到汽修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也打开视野,经历许多难忘的“第一次”。毕业后,他很快被奉化一家4S店聘用,目前处在试用期。
技能人才对口培养是教育帮扶的深化,很大程度上,其一揽子解决了贫困地区孩子就学、就业问题。让它走深走实,要坚持企业提出需求、地方政府组织输送、学校定向培养的办学方向,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使掌握一技之长的大山里孩子,实现精彩人生。期待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助力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走出大山,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庭摆脱贫困。
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