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前提是“时间观”要正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受制于时间的指挥,很多秩序都依赖于时间的维系。对世界而言,时间是最公平的存在,每个人都平等拥有。为了把时间用好,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是现代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大特征。基于此,每个行业、单位及个人,都要在“时间表”的约束下,维系组织系统及生命系统的稳定运转。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很多人都想“与时间赛跑”,力求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跑出人生的加速度。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很多教师及学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但是,不同的人在“时间观”上却存在差异,不同的“时间观”,势必会有不同的赛跑状态。

教育中的“时间观”,其核心是如何理解“教学时间”。其实,“教学时间”是个大概念,基于“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这一理念,学生在校的一切时间都应看成教学时间。但是,部分老师却认为“教学时间”是从上课铃响起后到下课铃结束这段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时间,并将课外活动及课间休息视为非教学时间。这样的划分,从时间维度上,导致教学时间被划分为一个个孤立的时间片段,教学时间变成了师生都在场的线性累积的时间。

当教师的“时间观”处在这个层次时,最突出的表现是看不得学生闲着,为了让学生多学点,他们会想尽办法让学生与时间赛跑。如何与时间赛跑呢?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成为一条捷径,因而,课间休息有时被掐头去尾,导致学生休息得不到保障;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被挤占,导致很多应该开设的课程被缩水。

当教师的“时间观”跑偏时,学生的“时间观”也会跑偏,部分学生会把上课时间看成“老师的时间”,没有老师上课的时间才是自己的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部分学生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下课铃一响就精神十足。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部分学生上课时总是偷偷摸摸搞小动作,因为他们在与老师争夺属于“自己的时间”。

“时间观”跑偏,与时间赛跑时很容易选错赛道,从而造成时间管理上的挤出效应。例如:在给学生减负时,校内学习时间减少了,但很多学生及家长怕影响学习成绩,想方设法增加校外补习时间,学生负担从校内转向校外,产生时间上的挤出效应。如果能让学生及家长认识到教学时间的真正内涵,即:教学时间是由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及活动时间三方面组成,休息及活动时间的适当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时间的挤出效应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下降。

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每个人都需要与时间赛跑,但前提是有正确的“时间观”。吴维煊

2024-10-11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8639.html 1 3 与时间赛跑 前提是“时间观”要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