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评选 少点表演多些真实

优质课评选,是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年重要的教研活动之一。很多教师的成长都源于观摩同行或自己执教的公开课,新手变新秀,新秀成新星,从平庸到卓越,“优质课”中经历的磨炼其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功利倾向却使它渐渐偏离了这个目标,变成了一种供观赏的样本……置身其中,有时恍若在观赏一场艺术表演,让人目不暇接。

现状的背后,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问题:当下教师过于注重流行的观念,而对教学的本质反而思考不足;过于注重克隆他人的教法,自我创新不足;过于注重评委的感受,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获得。

如果我们能从优质课回归到常态课,从明星教师教学才情的聚焦回归到对普通课堂学生自由学习的关注,从重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回归到教师和学生间真实的对话,那么真实有效的课堂常态就会开始浮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就会处于良性循环。当下要做的事情是洗尽铅华呈素姿,让优质课回归常态,正本清源。

首先要转变评价观念。

优质课的评价观念就应当从关注教师“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学”。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标准不应仅局限于教师在优质课上的讲课能力,应该是看其能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应当从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个优秀教师应起的作用。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树立“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

其次要给学生真实的获得和更好的体验。

优质课本质还是“课”,“课”不是用来“秀”和膜拜的,“课”的本质是教师让学生获得真知的一个过程,“课”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求知的充实与快乐,后面的评委不是“课”要服务的对象,他们不是观众,他们如果有一定的水平和能力,是教学的行家,也一定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上观察你。因此,教师参评优质课,也一定要放弃表演的念头,不要有博人眼球的想法,回归真实的课堂初心,时时刻刻要做到的目标只有一个:如何给学生更真实的获得和更好的体验。

最后,要改变评价方式。

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优秀,仅靠教师在一堂课上的表现显然是片面的。在以往的评优活动中,评委们所听、所看、所评的内容都局限于一节课。用一节课的表现来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下定论,容易造成评优活动的导向发生偏差。改变以往专家评委说了算的评价方式,由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共同参与,应强调优质课评价过程的研究性,把评价与探讨相结合,给听课者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使优质课的产生过程,变为教师和专家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过程,变为激发教育智慧的促动过程,变为教育家成长的促进过程。

陆青春(宁波市名师)

2024-10-11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8638.html 1 3 优质课评选 少点表演多些真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