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和价值。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连日来,北仑区岷山学校师生从阅读中国港口博物馆编著的《古船与航行的秘密》一书开始,围绕《船舶与航线》专题,开展了多样的跨学科课程学习,充分感受了博物馆课程所带来的魅力。
2023年,北仑区岷山学校与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签订馆校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博物馆《海濡之地》合作课程,通过展览进校园、专题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航船是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5月,正是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海试期间,老师们将航母、驱逐舰、潜水艇等船模请进课堂,学生们纷纷惊叹船模制造工艺之逼真、精细,深刻感受到海军的时代风采,也认识到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国家发展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
此外,师生还前往北仑大榭、舟山等地,探访中国四大古船之一的“绿眉毛”船,了解传统造船技艺,感受海洋文化。“绿眉毛船的制造工艺真的太精湛了,第一眼看到,我就十分好奇和佩服,造船师傅是怎么造出来的。”学生胡启航说。
绳结在航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船员的必备技能。在课程指导教师何老师带领下,通过视频、动图等辅助手段,同学们用各种粗细不等的绳子不断尝试,打出了多种多样的航海绳结。有同学感叹:“涨知识了!学到了航海中的绳结技术,还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
而后,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们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以儿童策展人身份,发挥主动性、协同性和创新性,借助想象力、创造力,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富有新意的校园展览,有的小组设计了打卡集章点、观影区,有的则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讲座区、活动奖励处。
“这些富有趣味性、互动性的课程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乐,玩中学,培养了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能力,让更多孩子愿意走进博物馆,爱上第二课堂。”何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