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假,让成长在行走中绽放

阿拉有话

郭元鹏

本周,宁波中小学生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假期——秋假。根据安排,今年11月12日至14日为秋假,紧接着便是双休日,一个长达5天的“黄金出游期”就此出炉。11月11日傍晚,秋假开始前夕,记者走访铁路宁波站和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实地感受由秋假带来的出行热潮。

11月12日《宁波晚报》

当宁波中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行李箱走进机场和火车站,首个秋假带来的不仅是5天“黄金出游期”,更是一场关于教育与成长的生动实践。这个横跨工作日与周末的小长假,既破解了亲子出游的时间困境,更让“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的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成为城市教育创新的亮眼注脚。

秋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亲子陪伴需求的精准回应。新闻中,既有家长特地请假陪同孩子奔赴北京、昆明的远途旅行,也有利用短途行程实现“逛吃两不误”的轻简出行。这些场景背后,是现代家庭对高质量陪伴的迫切需求。秋假避开了寒暑假的客流高峰,让亲子互动不必在拥挤中打折,孩子们在故宫触摸历史、在长城眺望远方、在科技馆探索未知,家长则在陪伴中见证孩子的好奇心与成长力,这种双向奔赴的美好,正是假期最珍贵的意义。

更值得关注的是,秋假为素质教育打开了新的实践窗口。赵妈妈那句“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孩子们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而是亲身感受山城重庆的轻轨奇观、昆明的宜人气候、济南的泉城韵味,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的认知升级。孩子们在旅行中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体验,好奇心与求知欲被充分激发,这种在行走中获得的综合素养,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秋假的顺利推行,也离不开社会服务的暖心护航。机场“无陪儿童”服务量的上升,见证了特殊家庭的假期需求被妥善关照,工作人员的专业协助让独自出行的孩子安全无忧;铁路宁波站增开安检通道、保障客流通畅,用高效服务为亲子游保驾护航。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温度,更让秋假的美好体验从出行延伸至全程,彰显了城市对教育创新的全力支持。

宁波首个秋假的实践,打破了传统假期的固有模式,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当孩子们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在陪伴中感受亲情、在探索中增长智慧,这场“行走的课堂” 便超越了假期本身的意义。期待秋假的理念能持续深化,让更多孩子在劳逸结合中收获全面成长,也让教育创新在实践中不断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