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职业闭店人”
近年来,“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今年的市两会上,宁波市政协委员、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主任。宁波市甬安评价研究院理事长沈颖程建议,要打击“职业闭店人”,保护消费者权益。
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为经营不善的商家提供闭店策划和执行服务的人员,他们为商家制定“零风险”的退出策略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创收手段,比如接手店铺后以各种名目搞促销、吸引消费者充值,进一步积累财富。
“近年来,在休闲健身、教育培训等领域,商家利用预付款消费机制欺诈、卷款跑路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当中,“职业闭店人”的案例屡屡出现。”沈颖程说,“‘职业闭店人’乱象不仅频繁引发群体性消费纠纷,还破坏商业诚信,扰乱营商环境。”
他认为,宁波集聚了大量采取预付费模式的商家,如教育培训机构、健身中心、美容院等行业,因此更应该警惕“职业闭店”现象出现。
对此,沈颖程建议,要界定治理边界,强化协同合力。比如出台、细化、完善有关预付费管理的条例,多部门协同作战,设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功能,通过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组织协作,形成治理合力,推动预付费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他还强调要创新监管模式,健全保障机制。比如完善预付费资金分账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分账管理和专款专用制度,确保消费者的预付款项被严格限定于约定用途,避免资金被挪用或非法转移。同时要加强商家财务信息披露,要求预付费商家定期披露财务状况和预付费资金流向,增强社会监督能力,提升消费者对商家运营透明度的信任感。
“我们也可以依托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商家经营异常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全面提高监管工作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沈颖程说。
记者 袁先鸣 佘若凡/文
蒋晗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