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邮政精准助农 看乡村振兴新路径

郑建钢

马渚的稻米、大岚的柿子、河姆渡的年糕……眼下,余姚特色农产品迎来集中上市期。在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关键时期,余姚邮政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独特优势,依托立体化销售网络,将本地丰富的物产与广阔市场紧密相连。“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深入乡镇的‘神经末梢’,这些产品是我们亲自到产地精挑细选的,品质和价格都有保障。”余姚邮政渠道平台部负责人表示(11月27日《宁波日报》)。

所谓乡镇“神经末梢”,即边远的村庄,其他民营快递企业或者因为资源有限,或者因为无利可图,一般不大会涉足,电商平台也布点欠缺。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队”,余姚邮政凭借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央企的公信力,挑起了打通边远地区土货出村“最后一公里”的重担,为特色农产品进城销售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余姚邮政不只是立体化销售网络发达,还直接对接源头,与9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直采精选,去掉中间环节,打通了农产品销售快速通道。这样的规模化组织,不但降低了农户的销售成本,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议价能力,为优质农产品卖上好价钱打开了绿灯,从而实现助农增收。今年以来,余姚邮政已经累计助农销售草莓、杨梅、葡萄、大闸蟹、大米等本土农产品200余万元,将农产品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很好地解决了乡镇“神经末梢”优质农产品因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不畅通所造成的价格低、销售困难等现实问题。

邮政精准助农,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从帮助农民销售滞销的土蜂蜜,到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分配,再到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余姚邮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帮助打通农产品销售通道,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将资源投向那些市场失灵、其他资本不愿意深入的乡镇“神经末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放眼未来,邮政助农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深化产业链服务、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网络开放等方面再立新功,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农户共享发展红利,为推动本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