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子
一推开窗户,榧坑村(宁海县黄坛镇)的胡大爷就被呛了一下。这也是奇了,他上几天听山外的来客说,这里氧气多,他们会醉氧。他想,可能是想着马上到来的喜事,自己给自己醉了?茫茫大山,不仅氧离子多,现在的开心事也越来越多。
胡大爷挑着已经晾干的生香榧出门去,到村西头的香榧大户家去,他打来电话,说要帮他将今年产的香榧加工成“开口笑”。嘿嘿,香榧还没有开口,胡大爷倒是先自笑了。他们是远房亲戚,他与对方的爷爷当年一起出山卖过山货,爷爷的孙子常从爷爷嘴里听到他的名字,而爷爷前几年去世了。
嗤,一个邻居笑着说,这样一个小气鬼,能够为你做“开口笑”?胡大爷也不置可否,继续朝前走去,心里却结了一个疙瘩,心想不会吧,山里人心气高,容不得别人小看了。
离家不远处就是那棵榧树王,它立在这里上千年了,果实虽然可以吃,却是涩涩的难以下口。它结果二十年,长成二十年,成熟二十年,可谓爷爷种树孙子吃,是名副其实的抱孙果。榧坑的名字叫了几百年,可是榧从来没有带给村里人什么财富。
直到三十几年前,县里的、镇里的干部从远方的诸暨买来了香榧苗,免费分给榧坑农户栽培。香榧其实是榧坑榧的变种。由此,榧坑原来的榧叫木榧,引进的新品种称为香榧,十年就可结果。胡大爷家保守一些,只种了几亩,胆大的农户种了几十亩。他哪里知道,黄坛镇双峰片的11个行政村种有香榧树52万余株,面积有1.3万余亩,2024年产出260万斤香榧青果,制成干果约52万斤,产值超6240万元,占山区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他不知道也罢,一个普通农民知道自家的就可以了。他的儿子孙子都在山外打工,收入不多,却以为比山里的要多,不回来了。
胡大爷坚持着,与周围的大山一样坚韧。不一时就到了,他喊着,屋里没有人应声,等想挑着东西离开时,背后却有人喊,公哎,公,你来啦。他回头看,是当年同伴的孙子,刚从加工间出来,说是里边嘈杂没有听见。
挑来的生榧很快被抬进加工间,胡大爷就坐在外间,喝着望海茶,这,这可是好茶,名茶,就产自这个山上。他每喝一口,心里就暖了好多。直到那香榧全被加工成“开口笑”,就是在炒熟的香榧上用激光割开了一条缝如香榧开了口一般,让老人和孩子食用时不再那样费劲。可不要小看这个口,起码让香榧的销售价提高了两成以上。他也知道,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村里的榧农还成功制出脱衣香榧、芥末香榧、蛋黄香榧、巧克力香榧等多口味新产品,它们一上市就引起轰动。2025年上半年,镇里还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引入4个香榧新品种(嵊珠、细珍珠、早缘榧、象牙榧)共计约1600个穗条,这些新品种都有超前性。
啧啧,他又想起,当年与同伴一起出山做生意的事。那时候山里没有特产,只是拿山上的木头砍了,烧成炭,将炭拿到黄坛或者宁海县城才能换回一点点粮食。没想到,现在一小把香榧就能换好多钱。
临别时,胡大爷凑在当年同伴的孙子耳朵旁说了一句悄悄话。哈哈,那孙子笑了起来,说,公哎,我以前为什么小气?以前都在大山里,现在与外部世界见识多了,才大气起来了呢。再说,以前的山里人,哪个不小气?不小气如何过日子呢。
胡大爷将香榧开口笑挑回家时,一路唱山歌:脚踏梁头步步高,凤凰飞过摘仙桃。摘得仙桃盘盘满,王母娘娘开颜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