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基石

曲 征

受20号台风“博罗依”影响,广西百色市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灾情。10月6日晚,百色市慈善总会发布10月2日至5日的收捐资金及使用基本情况(第一期)。这份公示,不仅完整呈现从10万元大额捐款到0.01元小额捐赠的所有记录,还精确标注捐赠人信息、捐赠时间及资金用途,其“分毫必晒”的透明度引发广泛好评(10月8日南国早报网)。

将0.01元小额捐赠与10万元大额捐款平等公示,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彰显了慈善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每一笔捐赠,无论数额大小,都是捐赠者爱心的体现,都值得被尊重和记录。在慈善的天平上,0.01元与10万元的重量是相等的,它们共同汇聚成社会的温暖与力量。这种平等公示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捐赠数额的偏见,让每一位捐赠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重视,能够增强公众参与慈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实践价值来看,“无差别透明”的公示模式,从细节层面筑牢了公众对慈善的信任基石。在以往,一些慈善机构的“汇总式”公示容易让小额捐赠被忽略,这可能引发公众对慈善机构资金管理的质疑。而百色市慈善总会此次将每一笔捐赠详细公开,精确到秒的捐赠时间、清晰的捐赠人信息和明确的资金用途,让公众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笔善款的流向。这种透明化操作,不仅让捐赠者看到自己的爱心得到了妥善安置,也让监管方能够更好地监督,从而增强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当公众的信任度上升,他们会更愿意参与慈善活动,为慈善事业注入更多的资金和力量。

毋庸讳言,近些年,个别慈善机构的社会信任度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一是捐赠资金及使用情况不透明,二是救助效率低下,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这些,削弱了人们对相关机构的信任度,进而影响人们爱心捐赠的积极性。

可以说,百色市慈善总会的“分毫级”公示为慈善行业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看到了慈善机构在信息公开方面的努力和创新,也让我们对慈善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当然,这种高透明度模式也对慈善机构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挑战。首先,数据统计和整理工作量巨大,慈善机构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收集、整理和核对每一笔捐赠信息。其次,在灾情紧急、关注广泛的情况下,慈善机构需要快速公示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这对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慈善机构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要借助科技手段,来实现捐赠信息的自动化收集、整理和公示,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工作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慈善机构应继续坚持“无差别透明”的原则,不断提升运营能力,以更高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2025-10-10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39532.html 1 3 公开透明是慈善事业的基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