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莲
贫困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是当今世界面临最大的挑战。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减贫视为首要任务,2024年世界银行发布的《贫困、繁荣与地球》报告指出“在2020—2030年的十年间,全球贫困减少放缓到几乎停滞”,贫困与发展问题仍是当前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减贫,是“全球南方”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参与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路径,有助于增进“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互信,推动构建更公平的国际减贫治理体系,对世界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有着深远影响。
“全球南方”国家职业教育减贫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全球南方”国家减贫合作的重要抓手。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国家在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贫困群体就业创业机会,减少未就业和未接受教育或培训的青年人比例,不仅是实现联合国“消除极端贫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全球南方”国家减贫的重要策略。传统职业教育减贫援助常受限于单向资源输送模式,难以充分激活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通过平等互惠与能力共建,助力“全球南方”国家职业教育减贫合作,符合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与合作的根本需要。
“全球南方”国家职业教育减贫对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至关重要。世界银行相关数据表明,高经济增长与极端贫困迅速减少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挑战,“全球南方”国家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意义重大。职业教育具有极大的教育生产性特征,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贡献作用。此外,职业教育在降低收入不平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析各国数据指出,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一年可以让基尼系数降低1.4个百分点,能够有效增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全球南方”国家职业教育减贫的实践路径
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推动减贫主体能力自主化与可持续化发展,构建“全球南方”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是创新职业教育减贫路径的关键。
一是构建“产业需求—技能供给”产教融合驱动体系,激活减贫内生动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减贫的核心引擎。然而,“全球南方”国家的职业教育长期面临技能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困境,部分国家产业结构单一,难以提供多样化就业岗位,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且校企合作多停留在短期实习层面,缺乏长期稳定协同机制,严重影响减贫成效。为此,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时对接企业需求与培训资源,试点“技能银行”模式,实现技能资产的数字化存储与交易,提升技能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增进技能人才就业与产业经济发展。此外,可以在“全球南方”国家组建跨区域产教协同联盟,由政府、企业、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同时,设立“产教融合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和课程开发,确保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持续激活减贫内生动力。
二是强化国际合作共享机制,汇聚合力推动减贫治理。单一国家行动难以解决系统性贫困,通过机制化平台建设整合全球资源,是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减贫的重要支撑。强化国际合作共享机制,需构建“全球南方”国家职业教育减贫共同体,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减贫标准和评估框架。建立减贫经验共享平台,通过定期举办国际研讨会,推广中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巴西“社区职业培训”等国际经验,推进各国在课程开发、师资交流、项目实施等方面深度合作,汇聚全球合力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减贫治理。由中国主办且定期开展的多边教育合作平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数字教育等领域,签署了超1900份的合作协议,不仅对促进区域就业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有重要意义,也为区域人才培养与教育减贫合作树立典范。
三是完善数字赋能教育模式,推进数字教育普惠化发展。虽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全球南方”国家减贫带来新契机,但是,当前部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匮乏、城乡与性别不平等也加剧了各国的“数字鸿沟”,数字教育难以真正作用于减贫实践。尤其在非洲各国,2023年5G网络人口覆盖率仅为6.4%,网络服务不健全、不均衡问题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更为明显。为完善数字赋能教育模式,首先要建立数字教育援助基金,重点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建立“全球南方”国家数字职教云平台,整合各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多语言课程,开设离线学习功能,解决网络覆盖不足问题。再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发轻量化AR实训应用,支持低带宽环境下离线操作,帮助偏远地区贫困人群获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技能提升与脱贫增收。如由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学校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国际数字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联盟”,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帮扶等方式,与斯里兰卡、老挝、泰国等国家开展多领域合作培养乡村技术人才,共建数字乡村,促进跨境教育资源共享,传播了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中国经验”。【本文系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金砖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研究”(JD6-093)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宁波市“一带一路”职业教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