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陈章升
通讯员 王聪娜 景士杰
前日一大早,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奉化九岙水蜜桃园负责人应可辉已在山上忙碌起来。在郁郁葱葱的桃林里,他弯下腰,一只手提着竹篮,另一只手在桃枝间摸索,看到“住”在黄纸袋里的成熟水蜜桃,便将其轻轻摘下放入篮子。
“这是我们桃园的‘当家花旦’——‘湖景蜜露’,糖度高、汁水多、香味浓,上周末以来日均销量超过400箱。”采桃间隙,应可辉为奉化水蜜桃打起了广告。
应可辉今年30岁,是奉化小有名气的“农创客”,也是2024年度“青牛奖”得主。4年前,他从杭州辞去某公司海外项目经理的工作后返乡创业,接过父亲递来的“接力棒”,在锦屏街道外应村承包了150亩山地,种植水蜜桃,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
“桃园里的桃树有近2000棵,主打品种包括‘赤月’‘湖景蜜露’‘良方’等5个品种。其中,‘湖景蜜露’果树有1000多棵。”应可辉介绍,近年来,他还引种“新玉”“春美”等品种的水蜜桃,让它们在桃园里“安家落户”。
应可辉皮肤黝黑,手上有不少老茧,外应村村民戏称其为“撸铁选手”。自从上月水蜜桃早熟品种“赤月”上市以来,他和村里其他桃农一直在桃园里忙碌。“可辉住在山下,吃饭、工作都在桃园。白天,他和大家一起采摘、分拣、包装。晚上,他还要联系客户、处理订单。”外应村村民应孝焕说,“湖景蜜露”上市以来,应可辉每天睡觉时间不到6小时。
在应可辉看来,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桃园农夫”,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水蜜桃好吃,要种好可不轻松。这些年,应可辉不仅向宁波市农科院、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等农业科研单位的专家“取经”,还向种桃经验丰富的奉化桃农讨教。
2021年以来,他引进水蜜桃新品种,以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山地运输轨道车等,加强线上线下销售联动,使九岙水蜜桃园跻身浙江省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行列。
应可辉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桃园水蜜桃的品质,他制定桃树日常养护细则,“一亩地里种几棵桃树,一年修剪几次桃枝、怎么修剪,我们都有操作细则和具体标准。”
桃子种好了,如何提升其附加值,拓宽市场销路?这是应可辉时常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携手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发了10余款水蜜桃深加工产品,延伸奉化水蜜桃的产业链。“我们还与一家企业合作推出水蜜桃深加工产品。”应可辉说,今年上市的一款袋装水蜜桃汁受到消费者欢迎,总销量已突破10万袋。
让九岙水蜜桃园焕发新气象的同时,应可辉也没忘记带领乡亲们“桃中掘金”。除了提供工作岗位,他还帮乡亲们代销水蜜桃,消除他们种桃的后顾之忧。
“小辉为人热情诚恳,有知识、懂技术,是种植销售水蜜桃的能手。”外应村党支部书记应圣浩告诉记者,去年,应可辉不仅实现水蜜桃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还带动周边50余户水蜜桃种植户增收。
打造“共富桃园”是应可辉的一个梦想。经过4年学习实践,他摸索出一套可复制的水蜜桃标准化生产流程,种植的水蜜桃不仅畅销全国50多个城市,还出口到中东地区。
“我们既要种好桃,也要卖好桃,借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延伸水蜜桃产业链。”应可辉透露,等条件成熟时,他想把九岙水蜜桃园的运营模式“拷贝”到其他桃园,在奉化打造更多共享共富的“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