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要交“保密费”,出国经营酒吧“待遇优厚”,挂靠证书“躺着赚钱”……正值毕业季,一些招聘骗局花样翻新,让求职者遭受损失,甚至沦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人”,一旦踩进这些“陷阱”,轻则损失时间和金钱,重则可能触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责任(7月10日《工人日报》)。
罗琪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