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层次改革推进宁波国际贸易新发展

屈宁华

外贸、外资,联通国内国际,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要求经济大省“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这些重要论述与指示要求,为宁波国际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2024年,宁波实现进出口总额1.42万亿元,展现出强劲韧性。然而,面对全球贸易规则重整、地缘格局重构、技术革命加速等因素,宁波外贸仍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供应链调整压力日益凸显、要素成本上升与竞争力转型压力并存、贸易便利化与监管创新仍需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面临挑战、人才与金融服务的支撑不足等考验,需要通过深层次改革,进一步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跟随适应向规则参与的根本性转变。

深化制度型开放,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宁波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围绕大宗商品“储、运、贸、产、服、数”各环节开展系统化、集成式制度创新。

一是持续迭代升级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探索更多全国首创的改革举措。二是联动创新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宁波创建全国新型离岸贸易中心城市和新型易货贸易创新试点,在降低离岸贸易企业税率、创新离岸贸易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探索适应工业品与大宗商品易货贸易的新规则和相应监管体系。三是持续深入开展金融开放创新,宁波作为全省唯一具有QFLP和QDLP试点资格的城市,要充分发挥双向跨境优势,吸引更多股权投资机构参与试点,完善绿色金融与贸易协同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深化外债便利化改革,扩大优质企业外债额度自主借用范围,优化跨境投融资币种匹配机制。四是强化国际合作与规则对接,宁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绿色技术、低碳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

加速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升贸易全链条效能

宁波要加快建设“未来工厂+产业大脑”模式,加快构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推动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目前,宁波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超过96%,下一步应重点培育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

一是提升智慧港口与数字物流核心优势,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唯一有人集卡和无人集卡混线作业的单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要进一步推进智能化升级,提升全球航运枢纽竞争力。二是纵深推进跨境电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超千亿元的城市,宁波要推动跨境电商向“品牌化+本地化”升级,完善“海外仓白名单”制度,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创新“直播+平台+跨境电商”三位一体模式,支持“一站两仓”外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三是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宁波可依托宁波舟山港“产业大脑”,推动大宗商品区块链仓单国际互认,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在共建跨境数据安全流动方面的交流合作。四是优化绿色物流与供应链,宁波舟山港要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推广LNG船舶“双轨并行”查验等创新举措。发展多式联运,在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等便利化规则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物流环节能耗。

推动全球价值链跃升,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2024年,宁波口岸出口机电产品9891.1亿元,占宁波口岸出口份额的52.9%,下一步,需要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重点培育新能源、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领域,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低价竞争”向“品牌溢价”转型。

一是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面对全球供应链重组,宁波企业要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关税洼地”投资设厂,另一方面要深化本地产业链配套,提高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自主率。二是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宁波要进一步发展与国际货物贸易相关的金融、保险、法律、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培育数字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构建多元化服务贸易体系。推动宁波舟山港从物流枢纽向贸易、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中心转变。三是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宁波已实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应进一步扩大这一模式的覆盖面,并构建内外贸产品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柔性生产能力,增强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

拓展多元化市场布局,优化全球贸易网络

当前,欧盟已超越美国成为宁波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宁波商务系统参展扶持政策中,境外重点展会数量较去年激增72%,下一步,要积极开拓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

一是发扬中东欧市场开拓的优势,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要深化与匈牙利等国的产能合作,将“中东欧商品进口绿色通道”等创新制度化。进一步推动宁波标准、宁波技术、宁波服务走进中东欧,形成双向互济的经贸关系。二是长期投入“一带一路”市场深耕,2024年,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748.3亿元,同比增长11.3%,显示出良好发展势头。下一步,要结合“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发展需求,输出成套设备、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实现从产品出口向产能合作升级,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宁波要深化与东南亚产业链融合,整合区域供应链。加强对RCEP规则的研究和培训,帮助企业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关税减让等政策利好。

(作者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25-07-08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23209.html 1 3 以深层次改革推进宁波国际贸易新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