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人工智能 全学段教育

卢 涛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涌现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需要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掌握扎实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教育要发挥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加快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的意义

助力教育变革。《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明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完善技术创新生态迫在眉睫,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人工智能应用于全学段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模式、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创新,加快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发展,强化“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学习模式,推动“大中小一体化”教学融会贯通,构建更加多元、全面、精准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贯通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了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重构。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从启蒙阶段着重兴趣激发与感知体验,到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基础认知与生活应用,到职业教育阶段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到高等教育阶段突出复合型能力塑造,有助于实现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的循序渐进、有效衔接,贯通应用型和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推动建立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推动产业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产业生态不断重塑,对劳动者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能够系统提升全民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水平,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对多元化、多层次人才的需求。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储备力量,为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推动智能经济产业升级,拓展数字发展新空间,打造智能便捷生活,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的路径

在“人工智能+教育”浪潮下,宁波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打造“阿拉小智AI”智能工具,并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但与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诸多短板,如尚未制定专门的“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各教育阶段间缺乏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缺乏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等,亟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加强统筹规划。优化顶层设计,加快研制宁波“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争取2025年打造一批示范性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到2027年构建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体系,到2029年形成绿色智慧、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生态。健全组织架构,成立市级人工智能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全市统筹、大中小学校联动、全社会协同”的工作体系,加强教育部门与科技、经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建设,构建智能应用体系框架,建设大数据中心与智能体,优化政策机制与经费投入,强化全方位支持保障,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健全教育体系。建设全学段贯通课程体系,研制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指南,学前开设游戏感知课程,重兴趣激发;小学开设启蒙课程,重应用体验;初中开设基础课程,重素养提升;普通高中开设拓展课程,重项目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职业教育要聚焦产业发展,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培养实践应用人才,助力推进产教融合;高等教育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建设全学科融合教育范式,推进跨学科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展个性化、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发全学段教学资源,鼓励各地各校研发新形态教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学习支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运用人工智能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创新多元教学新形态。

提升教师素养。通过系统化、多层次举措,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向纵深发展。聚焦教师能力建设,依托师范院校资源优势,编制教师培训教材,研发专业化培训课程,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全学段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强化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举办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实践展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观摩交流、技能竞赛等活动,锻造一支适应人工智能教育需求的全学段师资队伍。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的合作,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创新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走进中小学开展学术讲座、课程指导;推动师生互访,开展课程共建、学术研讨等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全方位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师资水平,为“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宁波教育学院)

2025-06-13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9320.html 1 3 扎实推进人工智能 全学段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