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

耿文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深刻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穿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全过程,在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中彰显港城担当。

人民立场: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的价值原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要将人民立场作为价值原点,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核心目标,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推动港城文化繁荣发展,切实提升城市高品质文化服务普惠度。在实践中,需要建立精准供需对接机制。如针对古建筑文化遗产晦涩难懂,运用数字技术诠释保国寺历史文化价值;针对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疏离感,打造了四明山沉浸式红色课堂。唯有建立“需求发现—供给优化—效果评估”闭环,方能使文化发展始终与民心同频共振。

人民创造: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的动力源泉

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指出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中,传承弘扬宁波千年文脉,创造港城文化新辉煌,需要充分依靠人民这个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宁波近年来涌现出的诸多文化现象级创新,无不彰显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如打铁花和火壶等非遗传统技艺表演让慈城古县城成为新晋流量担当,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象山石浦镇开发了“一座活着的古渔镇”旅游品牌,成为国内首个滨海户外实景空间演艺秀“渔光之城”。

人民共享:文化强市建设的根本归宿‌

文化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人民、惠及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宁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行动。全国首个青少年美育中心已落地建成,进一步加强向老年群体和新宁波人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健全特殊群体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全力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让全体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人民城市: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文化是人民城市的灵魂,人民城市建设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文化治理现代化发展为高质量人民城市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宁波拥有河姆渡文化、海丝文化、阳明文化、藏书文化等特色文化,城市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宁波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有充分条件和坚实基础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

(作者单位:宁波市委党校、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025-05-06 1 1 宁波日报 content_212144.html 1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