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须虫
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作为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再添助力,有助于更多“业界导师”进入教学一线,为高校课堂注入更多“新鲜血液”(2月26日《人民日报》)。
产业兼职教师,是指从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聘请,以兼职方式在高校承担教育教学和实践任务的群体。这些教师长期活跃在产业一线,熟知行业最新动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加入,能够有效解决高校理论与实践、大学与产业关联薄弱等问题,进一步补强高校育才短板。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高校教育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进入职场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产业兼职教师通过引入最新的行业案例和技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应用,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助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期以来,高校和企业存在着一定割裂,产业兼职教师作为桥梁,能够将市场需求和技术难题带到学校,促进高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当然,产业兼职教师发挥作用,前提是必须融入高校教育体系,这就需要高校教育理念、方式实施变革,上述《办法》的出台为此提供了指引。
比如,高校应完善聘请办法,加强对产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平台。产业兼职教师所在单位应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并支持其参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如,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像在国家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申报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企业设立配套项目,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为了调动产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并客观评价他们的工作业绩,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引入产业兼职教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弥补高校育才的短板,更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在产业兼职教师进高校推进过程中,必须注重两手抓,一手是实践进课堂,一手是高校通产业。实现了这两个目的,才能给予高校学子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